“若是等世子,拖延了时辰,妾又要背上个不敬之罪。”孙微无奈道,“太后既然已经饶了妾,便不会胡乱生事。倒是世子,这般急匆匆来,落在有心人眼里,岂非成了闯宫?”

“我有先帝御赐符令,可自行入见。”司马隽理直气壮,朝太后宫那边看了看,随即又道:“听闻太子也在?”

“太子还在陪太后说话。”孙微道,“世子要入内么?”

司马隽的目光闪了闪,望向别处。

“太后既让夫人出来,便是不想让人打扰。”他说,“且回府,我改日再探望。”

说罢,他转身往宫门走:“走快些,宫里不许多逗留。”

明明是你非要问这问那。孙微腹诽着,跟在后面。

回到王府里,曹松已经备下了晚膳。

司马隽坐下来,仍问起太后召见之事。

孙微一五一十地说了,道:“此事,太后已是决意从王氏择选,妾便是帮着太子,只怕也无益。”

司马隽沉吟片刻,颔首道:“确实如此。夫人做得不错。”

他嘴上这么说着,眉间却不见开解。

孙微知道,婚姻之事上,司马隽和太子的处境是一样的。

司马隽同样反感太后的操纵。上辈子,他们为此来回斗法,最终互相各让一步,选择了孙微。

这辈子,斗法也仍旧会继续下去。

司马隽忽而道:“若太子定要娶桓令仙,私底下令我帮他,夫人觉得,我该帮么?”

孙微有些诧异。

这事头一回,司马隽向她请教如何处理太子那边的关系。

“不该。”孙微摇头道,“妾的道理,先前都已经说过。最要紧的是,桓熠与王磡都绝非善类,桓熠手握重兵,王磡把持朝政,太子无论与其任何一家结亲,都讨不着绝对的好,也都将得罪另一家。”

“如此说来,娶谁都并无差别。”

“倒也有些差别。”孙微道,“世子想,太子若娶王氏,得罪的是桓熠。他若要报复,唯有兴兵。荆州到建康,远有江州可挡,近有北府可援,胜负尚有一论。可若娶桓氏,太子将同时得罪太后和王磡。太后尚且顾念祖孙之情,不至于对太子如何,但间隙已生。王磡若要发难,太子在朝政上将寸步难行,挡无可挡。若太后有意让太子长记性,太子吃的亏将不知一星半点。所以妾以为,相较于桓氏,王氏对太子更为重要。”

司马隽问:“若太子还是要与桓氏结亲呢?”

“果真如此,却也不是没有解法。太子何不纳桓氏闺秀为良娣?”孙微道,“如此,可勉强在桓氏那边维持些脸面。可若强行将桓氏闺秀立为太子妃,还请世子想想先太子妃的下场。”

司马隽颔首,道:“如此说来,太子将一辈子受制于王氏?”

孙微想了想,道:“当下之势,太子不受制于王氏,也会受制于桓氏或别的门阀。太子一日不得自立,便一日不可解围。故而妾以为,能破此局的,只有世子。”

司马隽看向她。

“只有世子能帮太子自立。”孙微道,“离世子孝期结束,还有二十二个月。到那时,世子重归朝廷,必可成为太子臂膀。但在这之前,世子要做的事情还有许多。”

第一百零六章 军师

司马隽看着孙微,双眸在烛光的映照下,灼灼生光。

她这话,口气着实大。

司马隽一向不喜欢听夸夸其谈之言,无论是好话还是歹话;也不喜欢听人说教,无论那人身份尊卑。

但莫名的,他喜欢听她说。

她看着他的目光,透着不知哪里来的信心,连他也觉得盲目,却教他心情愉悦。

“如此,”他颔首,“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