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还请殿下打消念头。”司马隽忽而道。

太子看向他。

只见司马隽神色严肃:“婚姻之义,乃结二姓之好。故自古以来,无论士庶,皆从媒妁之言,尊长者之意。殿下身为储君,婚姻之事,更是关乎社稷,不可随心所欲。殿下心仪之人,若并非出于此虑,必要引发无穷后患,还请殿下三思。”

太子注视着司马隽,少顷,倏而露出感慨之色。

“往日,你总是最不在乎规矩的。”他说,“不曾想,今日第一个劝我遵从礼法的,却是你。”

司马隽道:“我身为臣子,不敢失职。”

太子目光深深。

“罢了。”过了会,他对孙微笑笑,“来日方长。”

他言语轻松,仿佛方才说起的,不过是些寻常的琐事。

孙微忙道:“殿下英明。”

太子又与司马隽聊了些东宫的事务,起身离开。

孙微和司马隽将太子送出门去,望着车马离去,孙微伫立好一会,若有所思。

“午膳可备下了?”

耳边忽而传来司马隽的声音。

只见他也望着那边,却不知这话是对孙微说的,还是对别人说的。

曹松忙上前答道:“禀世子,已经备下了。”

司马隽“嗯”一声,转身往府里走去。

没走两步,他回头,看孙微一眼,淡淡道:“夫人不用午膳?”

孙微怔了怔。

不等她答话,司马隽已经径直往堂上而去。

第一百零二章 变化

孙微在案前坐下的时候,恍然觉得自己和司马隽又回到了昨日。

也是用膳之时,二人也是坐在一样的位置上。

甚至这堂上也是一样的安静。

二人各自用膳,空气中,有一种各怀心事的诡异。

孙微看一眼司马隽,那脸上的神色,倒是没有比昨日更差,但显然有话要说。

她知道,自己方才与太子会面,其实是犯了忌讳。

毕竟长公主闹出的风波,好不容易才按下。此举落在有心人眼里,说不定又是把柄。

吃过饭后,孙微决定先解释。

“妾今日去万寿郡主府上道谢,回府之时,太子已经到了。”她说,“世子不在府中,妾只得独自拜见太子。太子说想看看先王的花园,问妾可愿意陪同,故而……”

“父王的花园,京中闻名。”只听司马隽道,“我并无责问之意。”

说罢,他看着孙微:“方才,太子请夫人卜问之事,夫人可有了结果?”

孙微没想到,司马隽竟是对这事感兴趣。

赠玉……

孙微又想到了太子放在自己手心的那枚白玉。

“太子所问的,是姻缘。世人测算此事,须得名姓生辰,可太子给出的不过三言两语,缺头少尾,妾着实无从卜问。”孙微道。

“嗯,”司马隽道,“那夫人便忘了此事,更莫叫别人知晓,否则,会给太子招惹麻烦。”

孙微打量着司马隽,只见他神色颇有严肃、

说起来,孙微不知他那时为何突然打断了太子的话,是巧合,还是听出了什么蹊跷?

可孙微也不宜多问,只道了个“是”,“妾也说过了,太子妃只能出自王氏或桓氏。”

“那以夫人之见,太子当娶王氏还是桓氏?”

孙微一怔。

这倒是新鲜事。从前,司马隽向来不会与她议论这等事关宫廷朝政的事。

她斟酌着,道:“太子的婚事,妾不好议论。”

“这里只有你我,不会让他人知晓。”司马隽望着上方的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