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而告终。

而在斯摩棱斯克南边的基辅战役在斯摩棱斯克战役之前打响,至今仍未见到结束的迹象。基辅是乌克兰首府, 乌克兰拥有苏联最肥沃的土地, 和一大堆重型军工厂,是苏联最重要的工业区和农业区;因为邻近黑海, 还有苏联最大的造船厂,决不能丢,因此基辅战役打得?惨烈无比。

英美都往基辅派遣了?战争观察员,他们用电台不断发回?加密消息。罗斯福还往基辅派去自己的亲信, 近距离观察。

阿拉斯泰尔每天在海量报告、各路消息、各位政坛大佬的反应、政府公文中?迅速成长?,也不奇怪,这可能是王室成员的基本修养。他判断美国正在评估援助苏联的可能性,如果苏军表现太?差,美国可能就不考虑支援苏联了?。还可能会尽快跟德国谈判,你只要不要打美国,我不管你在欧洲腥风血雨。

咦,会吗?

凯瑟琳心不在焉的往画布上?涂抹颜料。可能真的会,美国的商人气息太?浓厚,美国政府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考虑“投入与产出”。援助苏联,得?到的是“抗击德国”,但首先苏联要证明自己“值得?”这份投资;至于德国,美国其实不在乎他是否能“统一”欧洲,反正做生?意嘛,跟哪个?国家都能做,罗斯福只担心德国的野心不仅限于欧洲。

罗斯福甚至还会同步跟德国联系,打探希特勒的意图。

不过,希特勒能值得?“信任”吗?人心是最不可测的,罗斯福不会“信任”他。签再多的“协定”,也都会撕毁。

哈!

而且,一个?分裂的欧洲远比一个?统一的欧洲要好,“分而治之”嘛,学过中?国历史的都懂。

所以最后?罗斯福还是会选择支援苏联,历史的车轮果然还是无法阻挡呀。

英美报纸上?还会刊登政治漫画,他们将希特勒描绘成拥有标志性小胡子的小丑,形象滑稽。这属于宣传攻势的一种,双方都互相诋毁对方的政府首脑。

这提醒了?凯瑟琳要将传媒抓在手里。她在俄国拥有一家私营报纸,《新俄罗斯日报》,除此之外?还有两家政府控股的公私合营报纸,《新俄罗斯时政报》、《罗马每日新闻报》,一本政府控股的周刊画报《体育画报》,这4家纸媒控制了?国民每天看到什么。

俄罗斯国家广播公司则是全国唯一一家电台,已经有公司在请示陛下,是否可以发放私人广播公司牌照,但目前这方面的工作尚未开展。凯瑟琳计划增设国家宣传部,将这部分业务管理起来。目前相关工作都放在商业部,有点不对口。

*

阿列克谢不知道陛下每天都在忙什么,侍从?官目前都不允许参加陛下的御前会议,几位侍从?官也都有点搞不清楚自己的定位。侍从?官更类似法国宫廷中?的御前侍卫,而不是英国宫廷的君主私人副官,英国宫廷的私人副官往往有具体公职,是君主的辅佐;御前侍卫则更接近荣誉职位,陪着君主吃喝玩乐。

他是无所谓,但尼古拉他们怎么想呢?他们应该不会总当侍从?官吧?

陛下……她总给他放《国际歌》,真的有趣。新帝国至今没有出现“俄罗斯/共/产/党”完全是因为这些流亡者痛恨共/产/主/义,不然,他都要怀疑陛下是否会挑选合适的人选来组建俄/共。她毕业论文的初稿可是十分明显的倾向苏维埃,后?来改了?许多,改的更温和更隐蔽了?。

阿列克谢不明白她为什么居然会是一位“同情?者”,也许只是简单的因为她认为社/会/主/义是更进?步的社会制度吧。

但一个?好的社会制度也需要“人”去执行,执行途中?会变成什么样可不好说。难道苏联入侵波兰是正义的吗?入侵芬兰是正义的吗?为了?国家利益就可以肆无忌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