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让大伯缓几天吧。”

江璟云斜眼瞅他,“不是你天天催着我给名分吗,这会儿又不急了?”

“嗯,”萧穆琰嘴角含笑,与他十指交握,“已经见过长辈了,我可以忍耐一下,再等些时日。”

“哼。”江璟云冷哼,却没有松开紧握的手。

隔日,他带着厚礼来到书院,恭恭敬敬地给孙夫子磕头叩首,以谢老师的教诲之恩。

若没有孙夫子当初好心捞他一把,也没有他今日的成就。

更何况,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三个响头磕的合情合理。

孙先生满脸骄傲地扶起自己的得意门生,“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1】。不到五年,你已成材,为师深以你为荣。”

江璟云笑眯眯道,“多亏先生传道受业解惑,学生才能有今日。”

孙秀才摇头。

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工匠如此,念书亦然。若江璟云自身毫无天赋,或过于自傲而在学业上有一丝懈怠,都不会有现在的结果。

如今青出于蓝,已胜于蓝,孙先生十分欣慰,但仍忍不住劝诫一句:“月盈则亏,水满则溢。你已在科举这条路走到尽头,即将步入官场,切记要谦虚谨慎,勿忘初心。”

江璟云闻言,正色作揖道:“学生谨听教诲。”

孙秀才拍拍他的肩膀,鼓励道:“好好做,当个为为民谋利的好官。”

江璟云笑着应下,并邀请老师光临他之后的庆贺宴,孙秀才表示届时一定会到。

此后,两人针对此次会试、殿试的题目又仔细讨论了一番,直至黄昏,江璟云才从书院出来。

他几步走到等在门外的马车,看向车上一直等着的人:“等急了没,跟老师探讨学问,不自觉聊得久了些。”

萧穆琰盯着远处没回话。

江璟云顺着方向看过去,发现是镇上的烟花柳巷之地,他瞬间不高兴了,拉着脸语气不爽地问道:“看什么呢,前面的花红酒绿让你这么入迷?”

酸溜溜的语气让萧穆琰立即回神,急忙解释道:“没有看谁,只是见到一个你可能认识的人,所以就多瞧了两眼。”

“我认识的,谁?”江璟云疑惑。

萧穆琰抬抬下巴,示意他看街角那个人。

江璟云定睛一看,还真是自己认识的,“嚯,老熟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