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打工的牛马,无论在哪个时代,听着都命很苦的样子。

三年后。

刚准备出门的江知县,听到下人来报,福县几家商行联名递上拜帖,请求见他一面。

“没空,不见。”今日商船返航,江璟云急着去码头迎人,他头也不回地拒绝道,“让他们哪凉快哪待着去。”这两年为求发展,不是没有主动接触这些商户,结果呢,一个个头昂的高高的,没少给他摆谱子。

如今刚有盈利的苗头,那些商贾就闻着味凑上来,想从锅里分一杯羹。

哼,长得丑,想得美。

快马赶到石海村时,巨大的帆船已经停靠在岸。

如今的海滩早已不见几年前的荒凉模样,由石块混合水泥堆砌成一道坚固的海港防波堤,高高的哨塔矗立在旁,海面方圆百里的情况尽收眼底。

海港内一片繁忙景象,地上堆满各种木箱,搬运工穿梭在船只间,正有条不紊地往船上的搬运货物。

嘈杂的人群中,江璟云一眼就看见那个心心念念的身影:“萧穆琰!”

转过身的人一袭墨色棉衫,身材修长,腰背挺直,俊朗的脸庞因长期风吹日晒而略显黝黑,剑眉星目,鼻梁高挺,薄唇微勾,正一脸笑意地看着他。

江璟云笑着扑过去,直接进萧穆琰怀里:“你们今日怎么这般快,我特意提前一个时辰出门都没赶上。”

“回程时恰巧顺风,行船速度便能快些,而且……”萧穆琰紧紧圈住他的腰,感受来自怀里的温暖,满身的疲惫似乎一扫而空,“我好想你,日夜盼望早些与你相见。”

“我也想你。”江璟云低声喃喃。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半载未见,相思满溢。

自萧穆琰接下训练民壮的任务,两人早出晚归,各自忙碌,时常见不着对方。待开始海运后,更是一年半载都难得见上一面。

两人腻在一起互诉衷情,许久,江璟云才问道:“这趟出去可还顺利,收获如何?”

萧穆琰点头,海港人多,他边往岸边走边说道,“咱们的商品在北边十分畅销,每次运到,不出半月,定被抢售一空。”

路走半途,遇到许久未见的哑女孙氏,笑意盈盈站在原地向两人行礼。

刚想上前打招呼,就被高大的萧穆琰挡在身前,只见他微微颔首示意后,便拉着江璟云快步走远。

江璟云笑着掐他腰间软肉:“你干嘛啊,这样多失礼。”

萧穆琰嘴唇紧抿,看他的眼神既委屈又可怜。

三年里,县内陆续推广不少政策,其中利用近水的低洼地修筑鱼塘,挖出的淤泥则作为塘基种植桑树,形成“基上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的桑基鱼塘生态模式【1】,既可预防雨季洪涝,又能肥鱼饱肚,产出的蚕丝洁白柔顺,质量上乘。

而当初江璟云以高额诊金“讹”回来的孙氏,一双巧手,不仅纺布能力了得,刺绣更是巧夺天工,现如今已是县内一间绣坊的掌柜,求娶的人踏破门槛。

却被告知,她早已卖身给知县大人,将所有人拒之门外。

那段时间,坊间都在流传关于才子佳人的风流韵事,弄得江璟云家里的醋罐子天天倒,翻来覆去地折腾他。

没想到时隔这么久,萧穆琰还记着这事。

“都是子虚乌有的事,”江璟云摇晃衣袖,踮脚在他耳边低声哄道,“我心里只有你一个,绝无他人,别吃飞醋了好不好?”

好说歹说,才将人哄好,未曾想,才走出几步,又遇上熟人。

石海村的小哥见到江璟云,眼睛就是一亮,眉开眼笑地迎上来:“大人,您今日怎么有空来这边,是来瞧养殖地情况的么?”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