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多干活快,不出一会儿,田里的鱼便被全部打捞出来,放在竹篓里称了下,足足有千斤余。
顿时,田间就像水入油锅,炸开了。
“这……这……”老县丞激动地舌头都在打结,“这样大的鱼,竟……能有如此之多?”
以往农人一年忙到头,家里都未必能割几斤肉吃。如今只十亩水田,平均每亩就能产出一百斤,随手抓起一条鱼掂量,也有八两到一斤左右重。
这放在普通农家,已经是泼天的财富。
“唔……作为额外收获,产量还算可以。”江璟云满意点点头,抬眼看向面前金黄一片的稻田,“接下来就看它的表现了。”
炎炎夏日,也盖不住农人们高涨的热情。
豆大的汗水顺着鬓角滴落在泥土,衣衫浸湿,还沾满泥土和稻屑,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扬着笑意。
百姓自发动手,分工合作,很快便将十亩稻谷收割完毕。
瞧着那一担担装的满满当当,饱满滚圆的稻穗,众人再也按耐不住,一涌上前,激动询问道:“大人,这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只要在田里养鱼就可以了吗?此法我们是否可以效仿?”
众人七嘴八舌,都急迫地想从江璟云口中知道确切答案。
场面一时有些混乱,为防慌乱间发生踩踏,江璟云不得不站出来,示意躁动的百姓安静下来:“此法叫稻田养鱼,因只是初次尝试,所以当初未曾告知大家。”
“所幸,结果不负所望,今日收获颇丰。”
“关于稻田养殖的具体方法,稍后县衙会整理出来,届时会统一传授下去,大家只需静心等待便可。”
百姓听闻,俱是激动万分。
更有甚者,直接跪拜在地,感激地连声称赞:“大人真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您的大恩大德,草民永生难忘,请受草民一拜。”说完,就重重地给江璟云连磕三个响头。
其余人见状,也跟着跪下叩首。
江璟云连忙上前,将最前面的半百老人扶起,“在其位,谋其事,不过职责所在,诸位不必如此。”
“我们这些村野莽夫,只会下地种田,不晓得您那些大道理,”老人擦擦眼角的眼泪,一脸诚恳道,“但我们心里清楚,大人您是位好官。”
福县苦粮食久矣。
自新县令上任后,一桩桩,一件件,做的全是解决民生的好事,能有这样一心为民的父母官,也不知是福县几代人修来的福气。
一眼望不到头的苦日子,终于迎来终结。
何其幸也!
第79章
“大人,有南方来信。”
下午,散值回来的人刚踏进家门,就有家仆来禀。
“估计是应星那孩子,将信呈上来吧。”捏捏紧蹙的眉心,一脸疲惫的赵学士展开书信,直接略过开头那百来字无用的问候语,只看后面的正文。
信中,江璟云简单说明福县的现况,以及自赴任后,针对县内实际情况,实行的一系列措施,看的赵学士连连点头称赞:“就算困于浅滩,有才之人一样能过得如鱼得水。”
“只是……”继续往下看,赵学士不禁蹙眉,“似乎仍有不少拦路石。”
江璟云没有打肿脸充胖子,在信的末尾,老老实实交待自己现在的困境,以及向老师求助的内容,其中语气之诚恳,仿佛人就站在赵学士面前,正眼巴巴地祈求他能出手相助。
赵学士手里拿着信,一脸似笑非笑:“这脸皮倒是越发的厚,都使唤起我来了。”
话虽如此,伺候的家仆却未在主子的脸上瞧出半分不满,反倒从语气中,探查到一丝纵容和愉悦。
果不其然,随后就听到上头问道:“随信的带回来的东西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