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避免家庭伦理惨剧的发生,他一脸正色道:“咳,稍等一会,容我想想。”

前世大学专业是经济学,副业是非遗主播,江璟云那点薄弱的农业知识,全部来源于网络。

他绞尽脑汁,仔细回想以前刷过的视频。

半晌,才用不太确定的语气道:“栽秧后二十日左右,待秧苗稳定扎根,再下鱼苗,鱼苗选约一指长的。”

过早的话,小鱼会啃食秧苗,过迟又不利鱼和水稻双方的生长。

“需在田里开沟挖渠,以便晒田时,鱼能有活动的空间。”

“二三尺深即可,同时注意加固田埂,避免鱼钻洞逃脱。”

“施肥时,可先排去田水,将鱼赶去沟渠中,待施肥几日后,再重新注水入田。”

“还有呢?”江璟风问他。

“注意飞鸟啄食?”江璟云面露犹豫。

“没了?”

“嗯。”江璟云老实点头,就算直接拿把刀架他脑袋上,他也倒不出来了。

“大人,不知此番举动,是否会影响水稻的收成?”刚江璟云讲时,几人都在侧耳细听,老县丞更是直接将内容誊写在纸张上,此时问出了一直萦绕在心间的疑问。

毕竟,此举的目的是为创收,若是有碍水稻的生长,那就本末倒置,得不偿失了。

“当然。”江璟云肯定道,若不是为稻田增产,谁折腾这些。

可在其他人听来,就变成水稻会减产的意思,老县丞惊慌失措,出口阻止道:“大人,万万不可啊!”

“为何?”江璟云不解,“这可是能让水稻增收的好事。”

“增产?”老县丞擦擦额头惊出的冷汗,确认道。

“嗯,以稻养鱼,以鱼促稻。”江璟云选的都是杂食性鱼类,以昆虫和杂草为食,即可减轻稻田虫害和草害,产出的的鱼粪又可作为有机肥料供给水稻。

此外,鱼类游动时,还能松土增氧,促进水稻生长。

生态互利,一举多得。

理论上是这样没错,但江璟云自己也没试过,想罢,他吩咐道:“此事便由你四人负责,仔细照料那几亩田,具体成效,待到收成时一看便知。”

“是。”老县丞领命,带着两个乡民下去了。

江璟风没走,他凑到江璟云跟前看放在桌面上的书,“哥,你在看什么?”

“地理志,里面记录不少关于福县的人文地理,”江璟云直接将书递过去给他,“正好,你拿去看看,然后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写一篇利民的策论给我。”

“啊?”这回轮到老三懵圈了。

“啊什么,这是给你布置的课业,三日后交给我。”江璟云背着手,故作严肃道,“读书本意在元元,此刻正是检验学业的时候。”

“是。”话说到这份上,江璟风也没理由拒绝,只能接过那本书,下去琢磨去了。

只留江璟云坐在那,心中暗爽。

难怪以前念书时,夫子老爱给他加课业呢,原来看学生抓耳挠腮的样子,是如此爽快。

果然,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快乐,才更显眼。

乐滋滋地哼着小曲儿,江璟云摊开面前的纸张,提笔开始写他的“三年计划五年发展”。

增加耕地只是第一步,但若想把这滩死水彻底盘活,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几日后,江璟云背着家中弟妹,与萧穆琰两人偷偷去了石海村,还美其名曰实地考察。

赤脚站在沙滩,迎面是略带咸腥味儿的海风,耳边是海浪有节奏的拍打声,江璟云内心是说不出的畅快:“真舒服~”

他侧头问萧穆琰:“你以前见过海么?”

萧穆琰摇头:“未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