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1 / 2)

反对的声浪越高,他镇压的手段就越发铁血无?情。

短短数月, 他以谋逆、抗旨、煽动叛乱等?罪名,处置了一批又一批带头闹事的皇亲国戚、地方豪强。

手段之狠辣,牵连之广,令人瞠目结舌。

几支试图凭借私兵作乱的势力,更是被早有准备的新军以碾压之势迅速扑灭,主?犯皆被枭首示众。

血腥味透过官府的文书,弥漫在?京城的空气里。

这个天大的消息自然也传到了令颐耳中。

侍女们私下议论时,声音都带着恐惧和难以置信。

“姑娘, 您听说了吗?城外又处置了一批人, 说是抗法。”

“以前虽知颜大人手段厉害, 可也没想到会到这等?地步……”

“是啊,这得?结下多少仇家啊?”

令颐听着,心也跟着揪了起来。

她?几乎能想象出哥哥身处怎样?残酷的风暴中心。

她?抬起头, 看着惴惴不安的侍女们,一字一句:“哥哥做的,是对的。”

“我跟随哥哥巡视江南,见过很?多流离失所的百姓,哥哥选择了一条艰难的道路,却也是最有效的路。”

“我倒是在?想,我能做些什么帮帮哥哥呢?”

她?蹙眉沉思,目光无?意识地扫过书架。

那里搁着她?之前整理?的同文馆文稿,从颜府搬出来时,这些文稿都被她?小心带过来了。

一个点子闪入她?的脑海,同文馆!

对了,哥哥的新政需要被理?解,而不是仅仅被恐惧。

他的思想,他为何要这样?做的缘由,需要有人去阐述,去辩护。

“快,备车,我要去同文馆!”

同文馆的讲堂内,令颐召集了所有她?能找到的学子。

她?站在?众人面前,将自己的想法告知他们。

“诸位同窗,如今朝中首辅颜大人推行新政,这是利国利民之长远大计。”

“然而,新政推行,阻力巨大,面临很?多非议。我们在?此读书明理?,不应只做壁上观。首辅大人此前曾让我协助整理?过许多文稿札记,其中蕴含着他对于田制、吏治、民生等?诸多问题的深思与见解,其思想之深,绝非外界简单传言的酷烈二字。”

“我想将首辅大人那些没有被世?人看到的理?念传播出去,为新政争取一些理?解的声音,需要各位同窗的帮助。”

话音刚落,众人顿时像炸开了锅,议论声陡然变大。

一位年纪稍长的学子站起身,面色不虞:“姜姑娘,就算新政本意或许为善,但颜首辅手段如此酷烈,动辄杀戮,这岂是仁人君子所为?既然违背圣贤仁恕之道,我等?岂能为此等?暴政张目?”

令颐立即反驳:“并非如此!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旧弊沉疴已久,盘根错节,若不用重典,如何能撼动?若因为惧怕阻力而畏缩不前,或因为手段激烈而全盘否定其本心,那不是因噎废食了吗?”

她?据理?力争,引用哥哥文稿中的观点,试图说明改革的必要性与复杂性。

但她?毕竟年纪小,面对大家根深蒂固的“仁政”观念,她?的辩护显得?有些吃力。

争论声中,一个沉稳的声音缓缓响起,压过了现场的嘈杂。

“令颐所言,并非全无?道理?。”

众人望去,竟是明老先生。

他缓步走出,目光扫过在?场学子。

“纵观古今,未有哪一场真正的变革,是在?温文尔雅、和风细雨中诞生的。欲破坚冰,需用重锤,只是这重锤之下,如何尽量减少无?辜波及,把?握其中分寸,才?是执政者最大的难题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