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有车,出行还是很方便的。

傅云瑶没开一会儿便到了东林村。

将车子在家门口停好了,傅云瑶先回家了一趟。

此时傅家人刚吃过早饭,正准备去二叔公家凑热闹呢。

看到傅云瑶回来,陈翠翠笑着道,“小妹,你回来的还挺早啊!”

“嗯,一早起来就回来了。”

陈翠翠见傅云瑶这么说,连忙问了句,“小妹,那你吃过了早饭没有?“

傅云瑶摇头,“嫂子,还没呢,家里早饭还有剩吗?”

“有是有,就还剩点小米粥,还有土豆饼,你觉得可以不?

不行我嫂子再给你做两张鸡蛋饼。”

傅云瑶对于吃喝上要求不高,觉得小米粥配着土豆饼吃已经很好了。

“嫂子,就吃小米粥和土豆饼就行了,不用再另做东西。”

陈翠翠见傅云瑶这么说,便让她先坐下来,她去给盛早饭过来。

傅云瑶也没同自家嫂子客气,等着让她“伺候”了。

现在傅家的相处模式就是这样,这要是搁在其他家,谁家的嫂子等着小姑子伺候,估计都得被人骂死。

但是在傅家,陈翠翠这个当嫂子的伺候起来自己小姑子,那是伺候的心甘情愿。

他们傅家能有这样的好日子,那都是沾了小姑子的光,当嫂子的了不得多捧着点?

任何关系都是互相付出的,如果傅云瑶是那种好吃懒做的小姑子,陈翠翠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的态度对待她。

傅云瑶在家吃过早饭,便先出来院子透了口气。

城里有城里的好,但是乡下有乡下的好。

傅云瑶站在院子里,觉得乡下的空气很清新。

农家小院,更有一种静谧,让人放松的感觉。

傅云瑶觉得,若是等自己年纪大了,不用拼着事业了,回农村养老也是很舒适的。

“小妹,我们先去二叔公家那边了,你是在家休息会儿,还是跟着我们一道过去?”

陈翠翠在走之前,和傅云瑶打了一声招呼,询问了一句。

见嫂子问了起来,傅云瑶便道,“大嫂,那我跟着一起过去吧。”

“好。”

傅云瑶跟着家里人一道,去了二叔公家。

和傅云瑶之前的记忆中不一样,现在东林村已经有了不小的变化。

之前整个村子人都靠着农业收入,每年能挣到的钱有限。

但是自从东林村发展了养殖业,加上和风华食品厂对接合作,现在村民们的收入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村民们的收入提高了,不少人家便选择盖砖瓦房。

以前东林村基本上都是土坯房,现在基本上家家都盖起来了砖瓦房。

对比土坯房,砖瓦房自然看上去更加的气派,住起来也更加的舒服。

看到东林村有了这么大的变化,她熟悉的村民们如今都过上了更加好的生活,傅云瑶也是打心眼里觉得高兴的。

作为在东林村长大的人,自然盼着自己的家乡越来越好。

二叔公家和其他的村民家一样,也盖上了气派的砖瓦房。

现在东林村的人均收入都不低,也正因为如此,在附近这一片都十分有名。

现在村子里的男娃娃娶媳妇儿很轻松,女娃娃嫁人也有很大的优势。

之前东林村的女娃娃可能嫁人只能嫁给条件差不多的乡下人,但是现在却能嫁给条件更好的城里人。

以往城里的人可是不屑于娶乡下姑娘的,如今他们东林村和其他的村子不一样。

家家户户有钱了,给女娃娃出陪嫁也多了起来,自然让家里的她们嫁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