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七岁的小姑娘,长得还没人家四岁的小姑娘高,小脸蜡黄蜡黄的,瘦得都凹进去了。
得多狠心的爹妈,才能这么对自己闺女?
原先她还担心,姜淼长大后会顾及亲情委屈自己,现在看这孩子一点亏也不肯吃,她就放心了。
姜淼在宋奶奶屋里陪她坐了一会儿,这才准备回镇上。
临走前,她问宋奶奶,愿不愿意跟她回去。
宋奶奶现在年纪大了,一个人住在这里,不论做什么都不方便。
村里人都避着她走,万一有个三长两短的,都不会有人发现。
她毕竟对原主有恩,姜淼也不舍得她孤零零的一个人呆在这里。
“我就不去了。”宋奶奶笑眯眯地说道,“淼淼,我在这里有根呢,不想去其他地方。你跟你男人好好过日子。你能顾着你自己就好了。”
姜淼又劝了劝,见老太太不愿意,也只能离开。
回到镇上,时间还早。姜淼打算去供销社转一转,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带回去的东西。
她听人说过,这个年代,不同的供销社里有许多特供品,算是地方特色。
她倒是很想看看这个地方有什么特色。
供销社在政府大院后面的一个门面里。
装修布置和乾头镇的供销社大差不差,里面卖的东西却不太一样。
除却日常百货以外,供销社的角落还开辟了一个小地方,里面摆着的是糕点。
柜台前面排着长长的一队,都是等着买糕点的客人。
看到这么多人在排队,姜淼大概猜到那糕点的味道应该不错。
她走过去,排在队伍的末尾。不出多时,便又有人进来,排在她身后。
姜淼静静地等在人群里,翘首看着柜台的方向。
“妮儿,你身上穿的是啥衣服?我之前咋没见过?”有人忽然摸了摸姜淼的后背,问道,“真还别说,你身上打这补丁还怪好看嘞,哪家的裁缝有这个水准?”
姜淼这次出门,穿的是她给自己新做的棉衣。八十年代的棉衣大部分都是灰黑色的,但她另辟蹊径用驼色的布料做了棉衣的整体,又用黑色的布片在口袋外和衣服下摆等地方做了拼色装饰。
拼色的大衣时髦感十足,足以秒杀这个时代市面上能看到的那些大衣。
“这是我自己做的,衣服上的也不是补丁,是我裁来做装饰的。”姜淼回答道。
“咦,我说哩。我说这补丁咋还这么规整哩。”站在姜淼身后的大姨露出“可了不得”的神情,“那你能不能帮我做一身儿?放心,我不让你白做。我自己出钱买布跟棉花,要是有多余的你都可以拿去。我再另外给你一笔做衣裳的钱。”
“我自己随便做的,咋好意思收您钱。”姜淼说得谦逊,“到时候您直接带着布和棉花来找我就行。”
眼前这个大姨,她不认识。
但她看得出来,这个大姨身上穿的衣服质量都不错,身上还带着一股雪花膏的味道,家庭条件应该还算不错。
她的衣裳铺现在还没起步,免费给大姨做一身,就当交个朋友。
只要能让这个大姨满意,以后少不了来找她做衣服。
“这咋能行?我让你给我做衣裳,肯定还是得给你钱的。”大姨笑了笑,还要再说话,身后有个人戳了戳她,“你俩说啥呢?前面空着那么多地方,你俩再不过去,我就要插队了。”
姜淼和大姨又往前走了走,大姨这才拽着姜淼的大衣给她身后的小媳妇看:“你看这大衣做的咋样?是不是特好看特洋气?这是人家自己做哩,我跟她商量着我给她点钱,也给我做一身。”
那小媳妇看了一眼姜淼身上的大衣,也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