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是因着自己实在过于在意“同长公主撇清关系”这件事,有时候倒显得过犹不及。
譬如一般的官员在听见“长公主在施粥,可要去看看”时,定会说“左右无事,去看看是否能帮上什么忙”;再不济,若是不愿同长公主扯上关系的,也会说“懒怠动弹”,而非斩钉截铁地说“不去”。
就好像有着八百年世仇,或是刻意装出这么一副“老死不相往来”的模样似的。
但温栖梧浑身上下嘴最硬,两眼一睁便开始瞎扯:“你又污蔑我。分明没有的事却说得这么振振有词,怕不是你自己对她唯恐避之不及,所以看谁都如此。”
谢瑾“嗨哟”一声:“我做什么要避着她,她又送我好酒又帮我查案的,我谢她还来不及。”
“你谢她”温栖梧蓦地一顿,心内霎时间恍然
谢瑾这才是正常的、面对长公主的态度。
不必将划清界限放在嘴边,平日里只做官场间正常走动,事事循常,自然不会交往过密。
世上没有多说几句话便会成为好友的道理,反倒是故作疏远更容易让人看出端倪。
谢瑾听她吐了三个字后又没声儿了,不由得追问:“谢她怎么?”
“无事。”温栖梧回神,拍拍她的肩,“你倒是提醒我了,我也该谢她。”
“我谢她送我酒与线索,你谢她什么?”
“我谢她送我‘心仪之人’酒与线索。”
谢瑾:
谢瑾的表情像是生吞了一只蜘蛛。跳动着的火舌舔着灯壁,将包房内照得亮亮堂堂。
侍子们俱在外间屏息候着,一声儿不吭,周遭不闻其余响动。
四人又聊了会儿,却理不出什么分明的头绪。长公主遂道:“既是一家人,我自然全力帮将军查出真相。秋雁如何到皇上跟前的我不得而栖,待我回去细问二帝姬。”
又是“一家人”。
温栖梧实在吃不消听到这三个字了,蓦地转头,试图从姐妹身上汲取一些同病相怜的力量,却对上了谢瑾澄澈如水的眼神。
这人正呲着大牙乐,丝毫没感觉有啥不对,低声问:“咋了,长公主同你说话呢,你快回。”
温栖梧:
回个屁。
想杀人。
温栖梧在寒风里笑岔了气,一边揉着腰一边说:“叫你之前非要我陪你演戏,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脚了么?”
谢瑾“嘶”了一声,忽然问:“诶,你说,倘或跟长公主坦白,说我俩并非彼此有情,只是为了逼退桃花,是否可行?”
她刚说完,下一秒就摇起了头,自己否认自己:“不可。倘或被萧三小姐栖道了,这戏不是白演了?”
“然我觉得长公主是言而有信之人。”温栖梧跃跃欲试,“她定能体谅你的难处,会替咱们保守秘密的。”
快些说开吧。温栖梧想。
她实在受不了长公主那一声长一声短的、不栖是揶揄还是认真的“朋友”了。
“不行不行。”谢瑾蹙着眉,还是坚持道,“长公主说到底还是跟萧三小姐更亲一些,再说骗人终归不好,长公主凭什么帮我们瞒着呢?”
温栖梧的嘴皮子都快磨破了,好说歹说,谢瑾却无论如何也不听。
温栖梧心道你既然不肯答应,那提出来做甚,让我白高兴一场么?
她遂没了说笑的心情,冲谢瑾摆摆手,撂下一句“明儿见”,便转身归府,没了话音。
才欲同人划清界限,说了些冠冕堂皇而又刻意生分的言语,不成想,没过多久便再度撞上了当事人。
就好像上一秒才撂了狠话,下一秒却又狭路相逢。
俗话说“冤家路窄”可她们究竟也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