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明真以为,在这个普通的家里,最有能耐的应该是楚莫离。没想到那十多岁的女娃娃,竟然有着如此大的作为。

如果这亩产一千多斤是真的,那将给大宋乃至这片大陆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她亲口跟我说的,而且,她还把那种米给我看,就是这个。”赵飞宇说着,打开米袋。

颜明真看着珠圆玉润、颗粒饱满,且足足大了一倍的大米,颤抖着手不敢触碰。

赵飞宇直接抓起一把塞到他的手里。

“好啊!天佑我大宋啊!!”颜明真捧着大米,热泪盈眶。

两人找来信使,写了封信,连带着那袋大米一起加急送往京城。

边关

这些日子匈奴频繁骚扰,一会是边关西,一会是边关东,忙的赵温景脚不沾地。

他已经许久未给吴悠悠写信,并不知道,吴悠悠闷头干了件大事。

这日

匈奴被击退,赵温景终于有机会喘口气。

夜空上,弯弯的月牙宛若一叶小舟。

不知道少女现在如何了,身边可出现什么人。

自己现在可得趁她年纪尚小,对她好些,在她家人面前刷多点存在感。

等以后她长大了,那就青梅竹马、顺理成章!

赵温景心里的小算盘打的噼啪作响。

想了想,他还是回到房间,提笔写了封信。

这封信,却不是写给吴悠悠的。

四月中旬

身穿九龙金袍的男人,正襟危坐在龙椅上。

他淡淡撇了眼桌上的两封信,终究还是偏心的拿起自己小儿子的那封。

弟弟是亲,但这个与皇后的老来子才是最重要的。

以为小儿子来信是要跟自己低头,想要回宫。

他满脸得意的打开信,结果信里并没有一句提出要回皇宫,前半篇都是自己出宫的所见所闻。

“哼~,臭小子!我还低估你了!”

男人挑挑眉,继续往下看后半篇。

不知看到什么内容,他脸色憋的通红,胳膊也在隐隐发抖。

看完信,他又急切的拽过一旁的米袋。

打开一看,一颗颗晶莹剔透,色泽莹亮的大米静静的躺在里面。

每一粒米的个头,都要比寻常大米大一些。

捧起来闻了闻,大米散发着一股淡淡的稻叶馨香。

确认信里所说,亩产千斤大米的真实性,他终于忍不住心里的激动。

“哈哈哈~,好好好!吴悠悠国之栋才啊!!真是天佑我大荣子民!”

只要这亩产千斤的大米能推广种植,大宋以后再也不用为食物发愁。

而创下这伟绩的他,不说成为千古一帝,至少也会名垂千史。

恋恋不舍的放下米袋,嫌弃的打开自己弟弟的信。

‘啪~~!’

赵修然拍案而起,怒喝道“混账东西!这洛阳城信物是能随便送人的??”

转念一想,自己弟弟也不是鲁莽之人,忍着怒气继续往下看。

“什么?送给吴悠悠?哈哈哈,好好好!我正愁拿什么绑住她!不愧是我亲弟弟,真是有眼光!”

赵修然一脸得意,正瞌睡呢!他就送来枕头。

只要这吴悠悠嫁给自己弟弟,那她功劳再高,作为再大,也不用担心会对自己不利。

赵修然心里已经默默把吴悠悠当成了自己人。

他写了两封信,在给弟弟赵温景的信里,他对赵温景送定情信物的行为表示理解和赞同。

给小儿子赵飞宇的信里,他极力赞扬赵飞宇,让他继续跟着吴悠悠。

哪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