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田园讲的,是他们两个逃避大洪水的故事,她脑袋里有无数的题材,随意拼接起来,就能讲出一波三折,令人着迷的故事。

故事讲完,两个孩子还要问很多为什么,‘大洪水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海卡和海达不会游泳’、‘要是我们遇见大洪水该怎么办’,一直问到昏昏欲睡,然后在田园舒缓的声音里睡着。

黑暗中,陈海明心里突然萌生感动,能够在妈妈的故事里入睡,不能说不幸福,他看得出来,向兵已经接受她,虽然张口后妈闭口她坏,可如果她真的要离开,小家伙肯定不愿意。

“你讲的很好,有利于他们兄弟互帮互助。”他觉得她用心良苦。

田园也睡意十足,闻言迷糊想了一下,哦,故事的主角是兄弟两个,她还真没想那么多,只应一声,沉沉睡去。

她是真没想那么多,不过这故事还是对两个小家伙产生了影响。

第二天,因着陈海明有一天假期,一家四口去赶海。

一到海边,陈向兵让陈海明帮忙,目标明确,“爸,我们想要大海螺,越大越好。”

田园有些纳闷,“以前不都是找小贝壳小海螺做风铃吗,这回不找啦?”

陈向兵洋洋得意,“家里好些贝壳,不缺,这回我们找大海螺,我们也要做海螺号,兄弟螺号!”

田园一想,恍然,昨天的故事里,海卡和海达两兄弟被迫分开,就是靠着海螺号的声音再次相聚的,怪不得一大早两个小崽子就在一起嘀嘀咕咕的,原来是在说这个。

显然,陈海明也想到这个,他看一眼田园,又看两个小家伙,“好,爸爸给找两个一模一样的大海螺,回头给你们做兄弟螺号,好不好?”

这次就连田向军都露出个腼腆的笑来,“好。”

陈向兵还煞有其事,他摆弄一下自己的编筐,“后妈,我和我哥长大了,我们帮你捡海带和小螃蟹。”

田园忍俊不禁,“这才一天就长大啦,昨天不是还说你是小孩,要多吃肉吗。”

陈向兵一时语塞,扔下一句反正我们长大了,拉着田向军的手,一本正经到处捡海带。

一人一个柳条编筐,还挺像那么回事。

“你给编的小筐?”陈海明问。

田园闻言摇头,她一脸欣赏,“是不是特别好看,不是我编的,咱们院里的邱芳嫂子给编的,你知道吧,她娘家以前是开木匠铺的,她手可巧,不仅会做些桌椅板凳,还会编筐,这还是蒋嫂子给我说的。”

邱芳嫂子是个很腼腆的人,如果别人不说,真是看不出来她手上活计那么好,不过田园不会让她吃亏,又给陈海明说自己用家里那个闲缸做了些酱海鲜,邱芳嫂子一家都爱吃,她给了不少,不能让她白忙活。

都是些家长里短的小事,却并不令人厌烦,反而有种岁月静好的感觉。

陈海明说到做到,他长年和海打交道,对海岸线的敏感度绝非一般,没过多久,就给找了好几个大海螺,把两个小家伙乐得不轻。

因着这,两个小崽子捡海货捡得特别卖力,陈向兵嘴里还念念有词,一会念叨这个螃蟹胖,酱了好吃,一会发现好些海蜗牛,喊着田向军一起捡。

俨然很有些挑选食材的派头。

陈海明却是看得有些皱眉,他一年有半年的时间在海上,吃鱼吃得最多,在他看来,今天田园和小家伙们捡的那些,都是喂鸡鸭的东西,吃起来费劲不说,还没有肉。

他见田园也捡得津津有味,一边跟着捡一边劝她,“你们在家里,多买些米面肉吃,不用省钱。”

他说的含蓄,可田园一下就听出来他的意思,她应一声,“放心,这些东西,我基本没给孩子吃过。”

陈海明脱口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