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2 / 2)

豫抽身离去。

大薪立国百余年,已许久未有臣择君了。

柴稷哑然片刻,竟罕见升起一股紧张之意。

他斟酌着措辞,并未一味顺从对方所言。

“非是仁政和德政,而是以财富民,民富而国强……难道仁政和德政就不重要吗?”

“当然重要。”陆安毫不犹豫的说,而后道:“但是仁义道德应当是作为事功的一种约束,避免官员过于功利,从而逼压百姓。事功才当为主体――若无功利,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

柴稷眼睛一亮。

“若无功利,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

房州知州咀嚼着这句话,沉声道:“九郎功利心太重了些。”

赵提学叹息:“毕竟一路坎坷,先是流放,又是遭遇第五?甏蜓梗?心中怎能不偏向功名利禄?于他而言,也不知是福是祸。”

房州通判却是笑道:“你们多想了,若真为了功名利禄,他没必要向申王说‘事功’之学。他只是步步着实罢了――就如格竹子格出来一个吹火筒。‘心即理‘此话很好,当为圣人之学,可难道这世间人人都能成圣吗?若人人成圣,那我等脚踩的就不是人间了。世间多的是普通人,普通人求的就是功利,求的就是黄金屋,颜如玉。”

要让房州通判说,陆安这一番“事功”实在搔到他痒处了,恨不得陆安能立地成大儒,赶紧著书立学,把“事功”的思想和道理赶紧整合出来,让他一睹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