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群龙无首,吉。这是《周易》里关于“用九”的原句。
将“用九”的“群龙无首”解释为“进君子”,仅仅三个字便抓住了乾卦“老阳变阴”的核心。房州通判几乎是看到这三个字,就立刻联想到乾卦六爻全变为坤,象征刚极而柔,君子需顺势而为,不恃刚强,以变通之道协调群体。
这实在是一个精妙的解读,精妙到房州通判收起脸上笑容,神色都庄重了起来。
――像是在品读某位老道大家的作品,从中汲取自己所认可的知识。
看了一遍,又看一遍,又看一遍,每一次都有新的品读,新的想法。
有那小吏看着到饭点了,喊房州通判一声该用饭了,房州通判一手抓着卷子,一手扒着筷子,跟街头吞剑表演似的把饭吃下去,眼睛还不离那篇文章。
房州知州瞧准机会,伸出手,抓住卷子,从下往上一哧溜,从房州通判手中把卷子抽出来:“本官看看,是什么文――”
他在房州通判的怒目而视之下,看着那篇文章里的一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看呆了。
好妙的一句诗!
这是谁的大作?!
光是开头“咬定”这两个字,就让房州知州流连忘返,啧啧称奇。
从来没有人将竹子扎根结实用“咬定”来形容,用词实在简易明快,铿锵有力。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房州知州摇头晃脑地当众诵读了起来,其他考试官听到这两句诗,都是眼前一亮,有人放下饭碗,迫不及待地问:“后面两句呢!”
“没有。”房州知州说。
其他考官急得追问:“怎么会没有呢!考生作诗只作了一半?!”
房州知州点头,然后道:“这只是学子在《周易》为本经的经义题中,答题时随手而为写上去的诗,用来为君子品德添色。想要知道全诗,只能等出榜之后,将人找到,让其将后两句写出来了。”
座中便一阵唉声叹气。
其实草稿上说不定有全诗,或者写诗过程,但在出榜之前,内帘官员不允许看任何会泄露考生笔迹相关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