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2 / 2)

卷子直接放到了对方案上。后来欧阳修成了魁首,那举人也榜上有名。

陆安想到这个例子, 就深深佩服欧阳修的胆子。

这但凡被抓住, 最少取消两次科举资格, 六年后才允许再来考试。

反正她是不敢这么做的。

陆安把自己的笔墨纸砚都拿出来摆好, 至于食物先继续放在篮子里,需要时再拿出来吃用。大概一盏茶的功夫,她听到旁边有人坐下了, 一边坐一边哀嚎:“这检查的也太过分了, 我的豆糕都碎成渣渣了, 这还怎么吃啊。这是解试又不是省试,省试科场内好歹还卖点心和饭食呢, 解试什么都没有, 得饿着肚子考试了。”

陆安看了他一眼,发现是不认识的考生。

但对方好像认识她, 看到她时十分之惊喜:“可是陆安陆九郎?”

在陆安应下后,他激动地开始了自我介绍:“不曾想我陈季明竟然能与大名鼎鼎的陆九郎坐在一起!还要多谢九郎,要不是你将巫祝的把戏拆穿,只怕我家里人还不知要赔多少钱进去。钱财倒还好,就怕他们被那符水香灰要了命。”

陆安含笑回应:“客气了,阁下家人安好便好。巫祝害人,某拆穿他们乃应有之义,不必挂怀。”

两人又客套了几个来回,陈季明方才收拾起自己的东西,看到那被捏碎的糕点还是禁不住唉声叹气:“其实来之前我家里人让我别带糕点,带馒头即可,这样不会揉碎,撕成一块一块也能吃。怪我心怀侥幸。”

陆安又关怀了他几句,给对方留下孝义九郎是大好人的印象后,便轻轻阖上双眼,不再言语。

陈季明原本还想问问陆安选的是哪一经作为考题,转头一看,发现陆安已在闭目养神,就赶紧闭紧嘴,放东西的动静都小了很多。

*

越来越多学子入场,座位上渐渐坐满了人,时间一到,考场闭门,下发考题。

第一题就是从学子本经里面出经义两道。

陈季明拿到自己的卷子的时候,立刻去看经义。他的本经是《诗》,学起来在诸经中并不算困难――也因此,出成绩后,排名估计会比其他的难经低。

陈季明心态很好。他的想法就是:排名低无所谓,能上榜就行。

当他看到经义题是合题时,面上笑容僵住了,心中崩溃怒吼:合题?!这是哪个考试官出的?这是在断考生生路吗?有病吧!都十年没出过合题了!

又庆幸自己的本经是《诗》,合题再难,对于《诗》来说也有效。

顺带着,往陆安那边看了眼,然后看到了题目来自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