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2 / 2)

来不及了,明年春耕可不能耽搁。也付粮食。”

以工代赈是古代救灾常见的操作,陆安并不意外。她只是问:“粮食可还够?”

房州知州说:“已经派人去调周边未曾受灾的常平仓的粮食了。也派了人带足钱财去其他州买粮食了,应当还能支撑一段时间。”

陆安点了点头。

正忧心着,突然听到有人喊:“九郎!有人来寻你!”

莫非是陆家人?

陆安一时只能想到这些人。这次洪水一退,她第一时间就去寻了陆山岳,做足了孝子贤孙模样――倒不全是虚情假意,毕竟陆山岳死了,她可是要守孝的。到时候什么科举都别考虑了,想办法做个伪装,逃之夭夭吧。

然而陆安惊讶回头,却见是应劭之老远就冲着她挥手,应益之站在应劭之身边,一如既往的安静。

“我们听说房州得了水患,担心你出事,就急忙过来了。”

确实很急,青年白净的薄衫沾着汗味与肤香,额头上也是汗光闪闪的。

直到看到陆安人还好好的,这才猛松了一口气:“我们还带来了一百一十五万五千斛米过来,不知道够不……”

“够了!够了!多谢郎君倾囊相助!”

房州知州从旁边蹿了出来,脸上皱纹笑得跟蜘蛛结网似的,一把握住应劭之的手:“怪不得九思总和本官提到你,如此仗义,真不愧是九思的好兄弟!”

应劭之惊喜:“是吗?九思总提起我?他怎么提的?”

房州知州顿了一下,转进如风:“这可就多了!十天十夜都说不完。如今急着救灾,就先不说了,来!小郎君!请上座!”

第60章

“其实……我爹也来了。”应劭之看了一眼陆安, 心虚地说:“他还想见见你。”

毕竟……话都没说一句,就让自家儿子掏了家里的钱去买一百一十五万五千斛米。

换算成钱财,当有铜钱三十万贯了。这笔钱, 便是在世家大族也不属于小数目了。

陆安讶道:“未曾想伯父来房州了。陆某身为晚辈,应当是陆某去拜见伯父才对。”

又一低头,看到身上为了赈灾,东奔西跑导致灰扑扑的衣袍, 又不好意思地说:“只是如今正在赈灾, 陆某无有时间去换洗衣物,只能失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