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雪又等了两天,五岗镇林业局那位张书记打电话过来,“上次你说用锯末子种木耳那个事儿。”

想了解,那就?应该不是有其他心思,严雪笑起来,“中?心正好有一批新?种的开始收了,您那边随时可以过来看。”

然?后五岗镇那边就?真过来看了,来了一群人,除了张书记,还有下面各林场的书记和基地的技术人员。

严雪直接把人带去了培育室,里?面一排排架子上摆满了罐头瓶,瓶口处的培养料上或多或少都长着木耳。

“还真能种啊?”

实?在?太意外,有人忍不住说了句。其他人虽然?没说,也都是差不多的表情。

“锯末子不也是木头上锯下来的,和木头成?分一样的。”严雪笑着说。

但?众人这一进门,还是被震了下,觉得人家不愧是专业的,这种技术都能搞出来。

而且这个栽培方式明显更省空间,不用平铺在?外面,在?室内就?能搞,有人忍不住问了句:“瓶子一定得放屋里?吗?”

“也不是。”严雪说,“菌丝长满罐头瓶后,放到棚子里就行。我们这是房间多,就?没往外挪。”

一听放在?棚子里?就?行,众人都在?心里?点了点头,搭棚子可比盖房子省钱多了。

也有人注意到了严雪话里?的重点,“菌丝长满罐头瓶之后,那长满之前是得在?室内培养了?”

严雪点头,“得在?室内培养,还得控制好温度,保持在?22到25摄氏度之间。”

她喜欢把丑话都说在?前头,“我们这个培育室下面都有气道,连了锅炉给气。不过菌丝生长的时候间距不用这么大,可以密集些。”

一听说要在?室内培养,还要弄气道,烧锅炉,立马开始有人皱眉,觉得不仅成?本大,还很麻烦。

“这种栽培法虽然?麻烦了点,但?产量很高。”严雪像是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就?这么一个罐头瓶,能稳定产出七八两的鲜木耳。”

“七八两?”几个书记听了不觉得什么,他们带来那些技术人员却惊了,“有这么高吗?”

严雪也不废话,直接把手里?的记录本翻给他们看,“这是我们这两年收集的数据,确实?有这么多。”

见众人相互传阅,又不疾不徐继续道:“而且这种种植方?法虽然?没法种一年收三年,从种植到出耳却只要四十来天。”

“这么短?”这下几个基地的人又惊了,段木栽培可是要足足两个月,才会陆续出耳。

“最短记录是四十天。”严雪将记录本又翻过一页,“三十天菌丝长满罐头瓶,十天后出耳,能连续采收一个多月。”

那真的是很快了,而且只采收一个多月,就?能有那么高的产量,可见出耳阶段木耳成?熟得很密集。

“这个只能在?春天种吗?”立马有人抓住了关键,这么短的收获周期,一年大可以不止种一茬。

严雪一看,发现是她最早指导那两个基地之一的,笑道:“当然?不是,秋天也能种。”

见对方?眼睛一亮又补充,“夏天高温高湿,容易出现烂耳流耳,所以避开了。”

但?这也很不错了,资金有限的话,完全可以不建那么多培育室,每年春秋各种一茬,产量依旧可观。

没想到这还没完,严雪很快又指了另一个架子上的罐头瓶,“这都是用今年春天种完的培养料种的。”

“这个培养料还能反复使用?”五岗镇林业局的众人都快变成?十万个为什么了,今天一直在?提问。

“可以的。”严雪笑着说,“不过得倒出来,经过处理后重新?填装。”

说完还指了中?心后院,“也可以用来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