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去年木耳卖得?快,没等过年就全卖光了,蔬菜副食商店的人也等着今年进新的呢。
东西到了,照例内部的人先买,然后搬过来一看,全都?皱起了眉,“咋和?去年的差这么多?”
“今年不收山,木耳品相不好。”那采购能怎么说,只能搬出红石林场那套说辞。
他还?劝众人,“也就是看着没去年的好看,吃起来一样?的。再说这不是还?便宜不少?吗?去年可?没这个价。”
但?还?是有不少?人都?打起了退堂鼓,“我去年买得?多,家里还?剩了点儿,就先不买了。”
东西摆出来,来买东西的也都?嫌没去年的好,在柜台前犹豫来犹豫去。
那采购就怕卖不出去,自己一下子进了那么多,会被上面批,时不时便要出来看一眼,见状赶忙吹了吹。
话术无非就那两种。
东西看着不好是因为不收山,吃着一样?的,这不比去年还?便宜吗?
金川林场的东西你还?信不过?这可?是上过省报的。
然后陆陆续续,东西还?是卖出去了不少?,毕竟确实便宜,还?有省报这个大招牌。
采购刚要松一口气,没想到有人拿着泡好的木耳来找他们了。
“你们跟我说吃着一样?的,这叫吃着一样??去年的泡出来多大,今年的泡出来多大?”
女人“哐当”将?两个盆砸在柜台上,“我三块四一斤买的,算算还?顶不上三块五一斤,你们坑谁呢?”
柜台边本来有几个人正准备买,一听忙放了手,“这么不出数吗?”
“出不出数你们不会自己看?”这女人显然是个泼辣性子,嗓门又?尖又?大。
那采购听得?心里一跳,都?没等售货员说什么,已经过去劝:“同志咱有话好好说……”
还?没说完就被女人扬声?打断,“我说啥说?咋啦?上报纸就牛逼啦?上报纸就能卖这种次货了?”
她直指金川林场,“我看他们是在省报上露一回脸,就飘得?不知道自己姓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