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心?你好心你爹你妈上山捡就行?, 别人一家子都上山就不行??”

单秋芳还能看不出对方为啥跟过来,还不是见严雪也背着背筐,还跟单秋芳眉来眼去, 怕单秋芳买了严雪的。

她直接把人往外撵,“你快行?了吧,谁不知道你那点小九九。”

单秋芳可不是什么好欺负的性?子,那人只能悻悻走了,就是走了还气不过,又撂下一句:“谁收的谁心里清楚。”

气得单秋芳直接追到了门外,“你那木耳是不是不想卖了?”

还是严雪上前扶了单秋芳一下,“别生气,小心气着孩子。”

单秋芳这才反应过来,“差点儿忘了我这还揣着一个。”

说着又吐槽刚刚那人,“本来都是邻居,我还寻思能买就不去小市场了。结果一分钱不给我便宜,还追到我家里来,哪有她这么卖东西的?”

这人搞这一出,确实挺败人好感?。做生意是双向选择,又不是只能买她一家。

不过严雪上辈子蹲市场,什么样的事没见过,还见过摊主跟顾客对骂的。倒是改开网店后这种事见不到了,反而隔个一段时间?总能碰到些奇葩顾客,蜂蜜都吃一半了来找她退,说她家蜂蜜味道不对,不像纯椴树蜜。

她笑弯起眼睛,又在单秋芳背上顺了顺,“那不是更好,省得她和我抢生意。”

单秋芳听了一顿,“对啊,干嘛东西都让她卖了。”说着抬步往外走,“你搁这儿等我会儿。”

五个月的肚子一点没耽误她行?动,严雪只来得及说一句:“您慢点。”她已?经走出去好远了。

不多会儿单秋芳回?来,身后还跟了两?个人,一个是之前和单秋芳一起看木耳的,一个是张新面孔。

单秋芳直接指了严雪那背筐,“咋样?我这外甥女的不比她那些大?大?小小的强?”

严雪真有些想笑了,她秋芳姨这脾气,人家怕她不买来嘴了两?句,她直接去把人家生意抢了。

不过这两?人估计也是没看中,或者觉得价格不合适,不然也不会真跟着单秋芳过来。此刻见严雪这筐木耳品相确实不错,当时就有人问:“你这多少钱卖?”

“三块七一斤。”严雪话说得真诚,“我这是秋耳,品质没有春耳好,卖得便宜。”

如果是吊带栽培,还得更便宜。毕竟吊带栽培耗时短,产量高?,口感?和味道上都比野生木耳差很多。

但严雪用的是段木栽培,除了菌种的接种完全是自然生长,品质并没有比野生的差很多,甚至比野生的更加柔嫩。

其实对方哪分得出春耳秋耳,但严雪这么说,反而比之前那位胡吹一通更博人好感?。

对方显然是看中了,还又讲了讲价,“能不能便宜点儿?我们跟小单都是邻居。”

严雪手里木耳多,本来也没准备卖太贵,不然她一趟一趟下来卖,别说车费成本,累也够累的。

但她还是故意露出些犹豫,对方立马道:“你要是能便宜我多买。”

“那您要是买半斤以?上,我给您按三块六一斤算。”严雪只能道,“我这也是坐小火车从沟里下来的。”

单秋芳赶忙给她帮腔,“就是,人家孩子下来一趟也不容易,三块六不贵了。”

三块六确实比之前那份便宜不少,对方没再讲,“那你给我来半斤。”

“好的阿姨。”严雪立马拿出秤,从背筐里倒出木耳,给她称了半斤,“我这个绝对够秤,阿姨您回?去可以?跟人借个秤称称。”

又问:“您是要自己吃还是送人?”

“自己吃咋了?送人咋了?”旁边另一个人插了句。

“自己吃我就用报纸包了,送人我这有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