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就是东家属区的菜市场。

说起这个菜市场还是有点来头的。

虽然七九年就改革开放了,可是,就算是到了八十年代中期,还依旧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居民购买的粮油、肉类、白糖和布料还是需要相应的票。

至于其他的物资大多已经放开了。

就比如这个居民每天都要吃的蔬菜,就不像是以前管控的那么严格了。

虽然绝大部分的居民还是习惯去国营菜站里面买菜,不过,也有一小部分的人开始卖菜了。

这些卖菜的人有一个是一个,全部都是木材厂职工的家属,而且大部分都是中老年妇女,她们平时在房前屋后种一些小菜,自己家吃不完,就拿出来卖,换点钱补贴家用。

这些人一多,厂子为了方便管理,就给她们找了一块空地,让她们可以固定贩卖。

不过这几年在这里卖菜的都是职工家属,并没有附近的农民,也不是这些农民不想来,似乎木材厂里面和他们有次元壁一样,让他们没有这个意识过来。

一直到几年后,附近的农民才逐渐的动了起来,不惜走很远的路,挑着菜过来卖,渐渐地人越来越多,到了九十年代初的时候这里就就变成了一个菜市场了。

桑瑜记得上一世这个菜市场可是扩大了很多,而且还搬迁到了更靠近镇子公路附近,成太新镇最大的菜市场,设施弄得相当不错。

不过现在嘛,它就是一块略微平整过的空地而已,甚至不被认为是菜市场,只是有几个职工家属在那里卖菜。

现在是上午上班时间,菜市场里面零零星星的只有几个人,他们把自己的菜摆出来,等着厂子里面下班之后,就会有职工过来购买了。

桑瑜站在小院子里看了一会儿,虽然卖菜的就那么几个厂子里面的职工家属,可是买菜的人还挺多的,她觉得自己住在这里最大的方便就是以后买菜可以就近了,不然绕到街上的菜站去,还是挺远的。

心里怀揣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桑瑜再次把目光投到了屋子里,虽然它子空荡荡,又到处都是灰尘,可是桑瑜站在其中的时候,她还是兴奋极了,她快速将屋子里大的垃圾给收拣了出去。

其他的就要去借笤帚和撮箕再来打扫了。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床板,别的东西都能对付,这个床板可不行。

检查了一下屋子,把打扫、搬家要用的东西都牢记在心之后,桑瑜锁了门,骑上车回了车床厂。

第10章 第10章 改变要从心开始 姐妹,我……

桑瑜昨天离婚,今天要去工会房管科租房子的事儿在车床厂不是什么秘密,所以一大早她就已经跟车间主任刘建设请了假。

刘建设是滨江木材厂最老的一批职工,技术硬,为人也是一副热心肠,还是桑瑜的师傅的,当年自己在车床厂的时候,可没有少受他的照顾。

现在她回了车间,刘建成看见她连忙询问:“小桑,房子办妥了吗?”

“办妥了,就是还要请一天假,好好的打扫一下。”桑瑜回着刘建设。

刘建设听着桑瑜现在住的地方也点点头:“那里不错,就是一楼有点背阴,可得好好的收拾收拾,你这两天不用担心厂里面的事儿,只管打扫屋子,先安顿下来才是要紧事儿。”

“师傅,还要一个事儿,我那屋子里面没有床板,你看看帮我买两块纤维板吧。”桑瑜琢磨了一下自己的钱又说:“不过这个月我没钱了,先赊账行吗?我开了工资就给钱。”

在滨江木材厂下面是有家具厂的,里面生产的家具销往全国各地,品质很不错。

床板自然也是有的,而且都是实木的,又结实质量又好。

不过现在的桑瑜可消费不起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