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1 / 2)

为避人耳目,柳宗弼会见岐王,经常选在辋川别业。

这回岐王倒是没看?角抵,而是背着手踱步,神情焦躁:“柳公!既已?知晓淮南漕乱之事?,咱们?还等什?么?为何不立刻参劾柏庆!”

柳宗弼不紧不慢,啜了一口清茶:“殿下?稍安勿躁。柏庆心狠手辣,连夜灭口,人证已?尽数化为尘土。此时无凭无据,岂非打草惊蛇?臣已?遣心腹暗赴淮南,寻访蛛丝马迹。”

岐王皱眉:“若找不到证据,岂不是要白白错过这次机会?”

柳宗弼搁下?茶盏:“殿下?宽心。证据总会有?的。若寻不到旧的,那便造个新的出来。”

“柳公是说,做伪证?”岐王脱口而出。

“非也?。”柳宗弼心中暗叹岐王着实鲁钝,面上却不显,耐心道,“臣是指,柏庆在淮南贪墨横行,漕民积怨已?久。他?能压下?一场民变,岂能压下?次次民变?我等只需稍加煽风点火,待民怨沸腾,如野火燎原之时,柏庆必会再?次举刀镇压。届时,尸横遍野,民声鼎沸,满城风雨皆是人证物证,何愁扳不倒他??”

岐王恍然,赞叹道:“柳公的意思是让咱们?的人趁机制造几起民乱?好,着实好计谋!事?态一旦失控,传到了圣人耳中,纵然庆王兄再?巧舌如簧,也?无法辩驳。”

柳宗弼含笑颔首:“不错,元恪担任户部侍郎多年?,此番柏庆若是被夺职,这盐铁转运使一职理所当?然该由他?接任。”

岐王更是大喜过望。

欢喜之余,唇角却悄然勾起一丝冷嘲。

朝野总说他?好战嗜杀,他?不过是爱看?角抵、操练些?亲兵元随罢了,一月也?死不了几个人。

要他?说,还是这些?饱读诗书的文臣心肠更狠!略使小技便将数万黎民性?命玩弄于股掌之中,此番还不知要死掉多少人。

不过,他?也?不在乎,哪个王侯将相不是一战功成万骨枯?

只要能助他?成就大业,区区蝼蚁之命,何足挂齿!

于是,岐王一切听?从柳宗弼安排。

“还有?一事?。”柳宗弼又提醒道,“盐铁转运使关乎国脉,非同小可。柏庆纵然下?台,庆王也?那边必然虎视眈眈,我等不可不防。听?闻陛下?近日头风旧疾复发,殿下?不妨传话给宫中的王德妃娘娘,请她多备些?温补羹汤,去?陛下?跟前侍奉,尽尽心意。”

岐王心知肚明,这是要吹枕边风了。

自玄宗之后,后宫官制渐渐定型,所谓四妃、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是也?。

四妃,即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四位。代?宗李豫之后,本朝皇帝多不立后,后宫最尊贵者便是贵妃,位同副后。

九嫔,指的是昭仪、昭容、昭媛等,为正二品。

再?下?,是二十七世妇,包括正三品婕妤、正四品美人和正五品才人。

至于八十一御妻,则是指从六品到八品的宝林、御女和采女们?。

柳宗弼所说的王德妃正是四妃之一,曾诞育过两位皇子,虽然都?夭折了,但?地位仍贵不可言,且有?望成为贵妃。

更重要的是,她是岐王的亲姨母。

岐王当?即派人密信入宫,请王德妃多多在圣人面前走动,务必设法将元恪推上盐铁转运使之位。

彼时,裴党那边也?知晓了柏庆屠杀流民之事?,暗恼此人行事?酷烈,迟早酿成大祸。

他们一边竭力替柏庆遮掩擦屁股,一边也?给宫帷递话,尤其是那位他?们?费力笼络的杨贤妃,要她伺机为裴党属意的人选进言。

杨贤妃年轻貌美,圣眷正浓,说的话一字千金。

然而,两党都?未料到,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