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1 / 2)

岐王思索片刻,终于想明白缘由,这九家行贿败露,子弟前程尽毁,必与庆王反目。若能趁机将这些人笼络到他们阵营,岂不是一石二鸟?

果然,下一刻,柳党的御史中丞便出列。

只听吴坚道:“陛下明鉴,科举不公?确伤民心,但复试仓促,天?子监临,百官环伺,举子惶恐失度,亦在情理之中。或许,有的举子并非如?此不堪,凭此定罪,怕是也有失公?允。”

听得此言,那?九家子弟心中顿生感激。

李俨老?辣,岂能看?不出岐王一党的招徕之意?

李唐立国二百年,世家盘根错节,若再深究此九家,牵连必甚广。

其实,身为帝王,何人入仕对他而言并没有那?么紧要,大?多官职也不需要学识渊博的人,只要够听话便足矣。

要紧的是维系科举这一取士通道,令世家寒门得见这“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登天?之梯,一心向学,不至因绝望而滋生动乱。

此即太宗皇帝立于承天?门上所言“天?下英雄入吾彀中”之本?意。

李俨遂顺水推舟:“吴卿所言不无道理。既如?此,此九名举子,革去进士功名,三年内不得再试!至于其他及第诸人中,徐文长才学卓著,当?为状元。榜眼苏潮,两次答卷俱佳,仍居其位。探花么……”

李俨目光转向郑怀瑾,面露嘉许,“怀瑾此番复试,文章锦绣,又生得一表人才,探花非他莫属!”

郑怀瑾文采不错,论及探花,却悬。

但圣人偏爱郑怀瑾人尽皆知,圣人亲自作弊,又有谁敢多言?

郑怀瑾根本?不屑什么探花之位,想要回绝,但圣人口谕已下,又哪里有他反驳的机会?

和当?年的姑母一样,圣人给的,他不能不要。

郑怀瑾心中冷笑?,面上依旧那?副纨绔子弟的风流样子,笑?嘻嘻揖手谢恩。

随后,李俨又下旨将钱微抄家,妻、子流放岭南。

而办事出色的崔儋则擢升礼部侍郎,同时?被派去抚慰这些冤死的举子亲眷。

至此,科举舞弊案尘埃落定。

圣人此番处置,于权贵不算酷烈,于寒门亦算交代。

至于坊间流言,则更是很快消散,毕竟,升斗小民如?何得知此九家与庆王之牵连?只当?一切已从严处置。

岐王虽然没能把杜聿也拉下水,但已算是大?捷了。

出宫时?,他志得意满,快步追上庆王马头,扬鞭笑?道:“啧,这钱微着?实狗胆包天?,竟敢舞弊科场!幸而圣人明察秋毫,还天?下士子公?道!如?此快事,庆王兄可有雅兴移步敝府,一同畅饮美酒庆祝?”

庆王冷声道:“九弟尸骨未寒,八弟倒有闲情逸致饮酒作乐了?本?王心念九弟,实在无此兴致!”

岐王一噎,完全没想到?庆王会拿一个死人说事。

什么怀念?论及血缘亲疏,李修白可是比他们二人与圣人更近,若非老?长平王和先太子有旧谊遭圣人忌惮,若非李修白常年病体缠身,这过继储君一事哪有他们两个人的份!

李修白坠崖身死之时?,恐怕没人比庆王更高兴吧。

岐王嗤笑?:“庆王兄果然重情重义!小弟倒听闻九弟的尸骨至今没有下落,说不准,与他那?遗孀一般,九弟也被高人救下,暗暗将养着?呢。若果真如?此,待九弟归来,庆王兄想必会开怀痛饮吧?”

庆王面色一僵,冷哼一声,打马而去。

柳宗弼自车中掀帘,低声告诫岐王:“殿下何必与庆王争口舌之利?科举案已经落定,当?务之急是笼络那?遭申斥的九家,将人从庆王那?边抢过来。庆王急去,想必也是安抚赔罪,殿下岂可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