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二人曾遭及第的贵人嘲讽,方从对方口中得知行贿内情。彼时二人心中郁愤,寻我借酒浇愁,倾诉苦闷,我才知晓今年科举竟如此无法无天,竟十之有七是靠贿赂中举的。”
萧沉璧不屑:“两个落第举子酒后之言能有几分可信?说不定只是为自己找借口呢,单凭这些臆测,我凭什么信你?”
“郡主所言也不无道理。”李修白缓缓抬眸,“可倘若,这两个举子因不忿此事前去京兆府递了诉状,结果……当日便在家中‘暴毙’了呢?”
萧沉璧神色骤然一凛,这岂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她追问:“每年参试举子成百上千,区区两条人命,未必能将此事遮掩得密不透风吧?”
李修白道:“确实如此。我这两个同乡是被那贵人奚落时才得知内情,之后,他们只告诉了几个同窗便被灭口,所以知晓内情的举子并不多,只有十来个,而这些举子,或‘意外’身亡,或‘自愿’归乡,此事方石沉大海。”
“十来条人命?”萧沉璧倒吸一口凉气,旋即唇角勾起冷嘲,“一句话便酿成如此大祸,看来那口无遮拦的贵人也是个蠢货!”
李修白眼底掠过一丝讥诮:“可偏偏正是这等蠢物能金榜题名。只因他出身世家,家中背靠裴相。”
“裴相?你是说裴见素?”萧沉璧想起来一件事,“可这位权相当年不也是科举出身,并且当堂抨击过科举取士不公吗?如今,时移世易,乾坤倒转,他倒成了当年他所痛恨的模样!”
李修白微微抬眸:“哦?郡主远在魏博,竟对朝野旧事如此清楚?”
“当然!”萧沉璧抬起下巴,她的暗桩可不是白养的。
这旧事说来话长,甚至关系到今日如火如荼的裴柳党争。
所谓裴党,根基全在这权相裴见素身上。
裴相出身寒门,才学卓著。初入仕时,也曾意气风发,与同年一道抨击时弊,弹劾当时的吏部尚书不能知人善任,因此遭到针对,被一贬再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