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禧叔,你既然有天分,可要好好努力,我还?指望你以后给我一首《赠弘书》,让我和汪伦一样流传千古呢。”
胤禧被说?的心花怒放,豪气?云干的承诺:“没问题,我给你多写几首!”
“呵。”旁边又传来轻讽声。
胤禧眉头一皱,转身?道:“小四,叔叔我得罪你了?”
弘历惊讶地看过来,不解道:“二十一叔何?有此言?”继而恍然大悟,“可是我方才的声音让叔叔误会了?二十一叔见谅,我并不是针对二十一叔,只是方才在外?面听到一个太监大言不惭的说?什么管事的不赏识他是管事眼瞎,觉得有些人真是没有自知之明?,颇觉讽刺而已。”
“可能正好与二十一叔您说?话撞上了,您别多心,我方才都没有注意?您在说?什么。”
胤禧眉头皱的更紧:“小四……”
胤祜忽然过来了:“二十一哥,你啥时候变得这么小心眼了,怎么还?和侄子?斤斤计较起来了。”
胤禧表情变淡:“我计较什么了?”
胤祜道:“嗨呀,我的哥,你别这样看我,我害怕。我就随便说?一句么,哥你怎么还?多心呢。”
弘书站起来:“二十二叔,禧叔什么都没说?啊,你怎么就说?禧叔多心呢?”
“啊,是吗?”胤祜眨了眨眼,开始装糊涂,“我老远看着,还?以为弘历不小心冒犯二十一哥了,想着过来劝劝的,看来是我误会了?”
“是你误会了。”弘书肯定?道,“四哥没有冒犯禧叔,他只是对禧叔的诗作表示不屑,认为禧叔没有自知之明?而已。”
“啊?”胤祜傻了。
弘历也傻了,怒道:“六弟你不要胡说?八道,我什么时候说?过这种话!”
“啊,不是吗?”弘书表示装傻你们比得过我?“可是四哥你方才的行为,和夫子?讲的指桑骂槐典故一模一样啊。”
“是吧,禧叔?”
胤禧:……
虽然好侄儿你是和我站在一边的,但你能不能别张冠李戴,弘历明?明?暗示的是你,你把我推出来挨莫须有的骂?
我不想上赶着当被骂的槐树,你莫叫我,胤禧绷着脸不说?话。
弘书叹息:“好吧,那可能是我也误会了,看来成?语典故没有我自以为学的那么透彻,得重学一遍了。”
“人果然还?是得有自知之明?啊。”
胤祜面色古怪,这是在指桑骂槐吗?是吗是吗?
夫子?进来,该上课了,众人立刻回到自己座位。
“先将昨日的课业交上来,老夫一个个看。”
不管什么时候的老师,都喜欢公开处刑。
老夫子?喜欢按年龄来,跳过还?没有开始学写诗的弘为,从弘书开始,先念一遍,然后点评道:“六阿哥今日这篇有进步,无错漏,‘平’字点睛,不错,继续保持。”
老夫子?也不是盲目要求所有人都是作诗天才的,在了解各人的天分和水平后,对各人的要求也不同,像胤禧有天分,就会对他要求更高,而弘书没灵气?,就会要求他别犯错、保持水准,偶尔有亮眼之处也会夸奖。
“二十四阿哥,你这篇格律和韵脚都有错漏,一会儿老夫再给你细讲。”胤祕属于才开始学作诗的。
“永璥阿哥……”
……
“四阿哥。”老夫子?难得沉吟了一下,“格律韵脚都没问题,但用字太过考究,虚字堆砌太多。虽然作诗要求炼字炼句,但过于考究字词只会让诗作显得累赘空洞,失去?意?境。”
“以四阿哥你目前?的阶段,还?是不要过于追求炼字炼句,随心所发可能更好,即便用词直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