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乐融融:“殿下这次把?咱们聚齐,应该是为了?第三封奏疏吧?”
“我猜是。”尹继善道,“马上就该过年了?,殿下应该不会想拖到年后去。”
何国宗点头问?道:“继善兄可知道殿下这次的奏疏与什么有关?”
尹继善摇头:“何大人都不知,我就更不知了?。”他回来的太晚,连前两封奏疏都没赶上。
猜不到内容,说起来就没意思,何国宗很快提起别的事:“关于?少?詹事,继善兄有人选了?吗?”
“目前有了?一个人选。”尹继善也不藏着掖着,“陈宏谋,也是我的同年,目前任浙江道御史,不过我听说吏部?最近有意举荐他去扬州任知府,我与他本人接触了?一下,他对詹事府还是有倾向的。”
当然倾向,不说进了?詹事府就等于是太子的属臣,就说少?詹事的品级还比扬州知府高了?半级呢,何况还是京官和地方官的对比,傻子都知道选哪个。
说来也是一景,如果陈宏谋真能调过来,那詹事府就有三个雍正元年的进士了?。
没错,尹继善、陈宏谋、杨炳元三个人都是同年,而更让人瞩目的是,当初是探花的杨炳元,如今却是三个人中品级最低的一个。
不得不说,在官场这个赛道上,才学?有时候真的不能决定什么。
尹继善介绍完自己?的人选,知道何国宗肯定不是随便问?问?,想着两人之后还不知要?共事多少?年,便主动道:“我这两年不在京城,如今乍一回来,千头万绪的一时有些理不出头绪,想踅摸人都不知往哪儿踅摸,何大人若有合适的人选,可一定要?给我推荐推荐的。”
他递橄榄枝,何国宗也不会不知好歹,道:“继善兄客气了?,谈不上推荐,不过我这里也确实有个不错的人选,虽然我与他并不熟识、也没什么人情往来,不过那?人着实是一个难得的好官,是殿下一向推崇的那?种。”
尹继善不大信他与人没有交情,但?也好奇:“是谁?”
“他名?叫魏定国,不知道你有没有印象,雍正四年的时候任河南按察使,因为在谢济世弹劾田文镜一案中为谢济世说情,被罢职遣戍黑龙江了?。”何国宗道,“本来我也没想起他,这不是前阵子殿下为谢济世二人求情吗,我翻卷宗的时候才看到,你可以去了?解一下,他出仕后官声一直很不错,考绩也好。”
后半句话一出,尹继善顿时相信何国宗与这位魏定国没什么交情了?,他可是知道,当初太子殿下的第二封奏疏拿出来时,何国宗也是反对过的。
“好,我回头去调他的考评看一看。”
至于?这人已经罢黜了??那?都不是问?题,太子殿下连谢济世二人都保下了?,还起复不了?一个被牵连的人?
只要?他真如何国宗所说的那?样清廉有能力。
“说什么呢?”
说曹操,曹操就到。
“殿下。”
行礼后,尹继善笑道:“何大人给臣帮忙推荐少?詹事人选呢。”
“广泛采纳意见,挺好。”弘书点点头,“也不用着急,最重要?的还是要?考察到位,行了?,把?其他人叫来开会吧。”
其他人在他进入詹事府后就已经自觉聚集在门外?等候传召,因此很快列席准备完毕。
弘书环视一圈,见一个不少?,便开门见山道:“今日叫大家一起开会,是关于?第三封奏疏,需要?大家集思广益。”
“朱意远,把?东西发给大家。”
“都看看吧,还是一样,有建议尽管提,不必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