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济世和陆生楠并没有押到京城来受审,如今人还在西藏军中,刑部虽下了判决,但还需朝会复议,事情并不会这么简单就定下,若要?有确定的结果,怎么都得等到年底去了。”允祥淡淡地道。
弘书了然?,十三叔这是在委婉劝他,即便要?管此事也不要?着?急,等太?子册封礼后完全?来得及,如今所有的事都比不上册封礼,一切事情都要?为册封礼让道,只有册封礼切实完成了,他的太?子之位才?算稳稳当当。
但,他并不想因为顾及太?子册封礼而按捺不前,那?太?功利了,好像他和阿玛之前利益的博弈大?过了感情。
他并不想如此,如此辜负阿玛的一片拳拳爱护之心。
“多谢十三叔告知。”十三叔总是好意,弘书也并不想用反驳十三叔来证明自己对阿玛的心意,“时候差不多了,弘暾堂哥应该快接回新娘了,十三叔,我们前去宴客厅吧。”
提到儿子和即将进门的儿媳妇,允祥眼角终于笑出了花,乐呵呵地起身?:“好。”
亲眼见证弘暾大?婚,并送上由?衷的祝福后,弘书为了躲避应接不暇的应酬,提前离席回宫。
第一站当然?是去养心殿向关心弟弟和侄子的阿玛汇报婚礼的盛况。
等阿玛听满意了,弘书眨眨眼,提出请求。
“皇阿玛,儿臣想调阅孙嘉最近的奏折,还有谢济世和陆生楠二人的案宗,可以吗?”
第137章 你一定要保他二人性命? 胤禛脸上……
胤禛脸上的笑容微微收敛, 平平地看了他一眼?:“打?听清楚了?”前几日他划去孙嘉名字时,就猜到这小子?会去追根究底。
弘书道:“十三叔略给我说了些前因后果,具体情况儿臣还并不清楚。”
“哼。”胤禛轻哼道, “你还想了解什么具体情况?此事刑部已经查明, 事情简单明了、证据确凿,难道你还想做一回包青天, 为他们翻案不成?”
看来阿玛真是特别不喜这二人,弘书心里有了数, 道:“儿臣只是想看看, 那谢济世究竟是如何毁谤程朱的, 还有那陆生楠所做文章, 究竟如何狂悖, 竟能令如渊如海的皇阿玛您如此生气。”
“以为拍马屁朕就不知道你心里是觉得朕处置他二人是存了私心了?”胤禛直言。
弘书尴尬的摸摸鼻子?,放轻声音:“儿臣听说, 当年并没有谢济世与李绂等人结党营私的实?证……”
“是没有。”胤禛面不改色地道,“但?谢济世的整道奏折内容与李绂的如出一辙, 难道就那么巧是他二人心有灵犀不成?那种相似程度若放在考场上,都要当做舞弊试卷处理的。”
这倒是,就像后世常说的抄袭,你可?以撞脑洞撞梗,但?短短几千字内所有逻辑链和细节都撞上,这哪怕是双胞胎都说不过去。
可?……后世看到的历史记载, 二者确确实?实?就是巧合。弘书很无奈,别说历史是什么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反正他对于历史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皇阿玛,可?听过疑罪从无?”
“疑罪从无?”胤禛皱起眉头,这个词并不难理解, 但?他还真是第一次听到。
“是,儿臣纵阅各朝律令,都有明确规定要以证据作?为定罪证据,但?在具体办案中,却?存在很多模糊地带,像……”弘书用许多实?例论证了法律在具体实?行过程中的混乱,“……故而,儿臣以为,律法作?为一个国家的根基,应该更加完善、严谨,在具体施行过程中也应该更加慎重严格。要定一个人的罪,首先应该要有符合律法的、切实?的证据,若没有任何证据时,应该遵从疑罪从无的原则,而不是一些似是而非的、基于个人判断的论断,武断地给人定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