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心里也有数了,若摆摊卖,知道该定价。酒楼菜的菜份量不大,道菜一斤多点的肉,却能卖八十文。不若在外面支个小摊,比不上酒楼宽敞明亮,肯定卖不上么高的价钱。
等吃饭后,林秋然又去香料铺子买了十几种香料,去了杂货铺子买了香蕈干儿。打做十三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些菜看调料。种秘方得带着,不能去主人家里现做。打生意稳定了,打一副好用的刀,刀工也和菜的味道有关系。
香料要价贵,二人吃饭花了一钱银子,买香料花了两钱。
买完些,林秋然看时间早,跟着孙氏去打听了打听县城的宅子多少钱。才知道,地段差一些的三间房要二三十两银子,好一些的要四五十两了,总之地方越好、越大的房子越贵。
孙氏心里唏嘘,几十两银子,萧家么多年都没有攒么多,卖了株灵芝、林秋然又挖了金子才有些家底。
银子那么多,买了宅子没了,孙氏更愿意林秋然留着钱傍身,若以后老两口……林秋然和孩子也能好好日子。县城宅子虽好,可总归没那么安稳。
孙氏几句,但家里的钱林秋然管,又怕插嘴了林秋然觉得反悔。
般着二人走了牛车旁,得早,只有早上一块儿的李婶子在,得等一会儿别人。
李婶儿住在萧家旁边,家中三个儿子,一个去从军了,剩下两个在家里种地,日子不错。
上下打量了林秋然一遍,最后目光落在林秋然肚子上,“孙姐,些日子咋总往县城跑?”
孙氏和萧大石几乎日日去,今儿孙氏又带着林秋然,也不知道去县城干啥,刚才李婶儿在街上碰见,远远看着俩人进了间铺子,只不离得远,也没看清进啥铺子,孙氏臂弯的篮子又被布蒙着,李婶儿盯了半天,也没看出所以然。
孙氏道:“瞅瞅,换点东西。”
李婶儿:“换啥东西用跑县城,乡里乡亲的,我家也能换啊。”
林秋然伸手摸了摸肚子,开口道:“昨儿有些不舒服,我娘带我看看,顺便换点东西。”
完,冲李婶儿笑了笑,“婶子县城买东西吗?”
李婶儿提着一包点心,红纸包的,显眼。林秋然知道,出门在外不能多好,会招人嫉恨。
李婶儿拍拍大腿道:“不我的儿媳妇也有了身孕,胃口不好吃啥吐啥,完了我儿子个心疼媳妇的,非县城买些可口的吃的。那得干活,哪儿抽得出空,所以我了。秋然好,我儿媳嘴挑娇气。”
孙氏皱着眉,不爱听话,好像林秋然命不好一样,别人害喜有相公惦念,林秋然没有才不娇气。
有道不争馒头争口气,孙氏不爱争的人,可不林秋然瞎。刚开口,林秋然拉住的手,“嫂子哪儿娇气,命好有人疼。”
林秋然按着孙氏的手,轻轻拍了拍,别人显摆显摆,顺着的话也不会掉块儿肉。
难不成赚了钱,些日子打搬走,真样估计恨不得把吃了。
闷声发大财的道理懂。
李婶儿笑了笑,“哎呀,啥命好命不好的,都瞎,快坐下,有孩子得当心点儿。”
李婶儿心里得意,照萧家也可怜,那么一个儿子没了,老两口带着儿媳,也不知道以后日子可咋。两个老人一个女人,纯纯拖累,秋收都够呛。
估计去县城也挖点东西去卖,估计都不够坐车的钱。没个男人,操心的事儿可多了,不如把孩子打了改嫁。
林秋然也个傻的,都拎不清。
等人齐了,牛车晃悠悠回萧家村,等了,林秋然从袖袋里摸出四文钱给了,跟着孙氏回家。
李婶儿拎着点心,问林秋然吃不吃,林秋然摇摇头,“给嫂子拿回去吧,我不吃了。”
太阳落山了,孙氏晒得微黑的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