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大石知道林秋然安慰,儿媳妇有本事,都不争气。

林秋然倒无所谓,本也没觉得卖鱼门生意能做多久,如果哪日天气不好或捞不上鱼,生意停了。

把昨儿捞的鲫鱼给做成蒜香口味,装木桶里,再由孙氏和萧大石搬上车,“今儿不用买肉了,买点豆腐吧,咱吃鱼换换口味。”

留了一条鲫鱼中午吃,打蒸一点米饭,用带着蒜末的汤汁拌饭,味道肯定不错。今日萧大石捞上的一条鲤鱼,一条鲫鱼,鲫鱼留着晚上炖汤喝,鲤鱼四五斤重,明儿中午吃,孙氏和萧大石几日也辛苦了。

林秋然觉得可以做个大鱼泡饼,正好家里有油,多些油可以把饼烙得金黄酥脆。

萧大石被安慰了一通心里轻快了点儿,和孙氏道:“秋然真个好孩子,得也透彻。回不买肉买点水果,我看家里的水果吃完了。”

孙氏道:“我买点蜜瓜,我看秋然喜欢吃甜的,葡萄酸没瓜爱吃。”

萧大石重重地点头,“明儿我先去捞鱼,再去林子里看看,不准打点东西,也能卖钱。”

二人去了县城,前日的摊位,几次,萧家的摊子都有回头客了。

一把车停下有人,头一个客人买了两条问:“昨儿咋没?”

孙氏一边称鱼一边道:“我儿媳管做席面,昨儿有人家的办事儿,去那边帮忙了,没空做鱼卖。”

那人点点头,“原大师傅,怪不得做菜么好吃。”

孙氏笑笑,林秋然叮嘱的话,“若家里办事儿,可以找我儿媳,手艺没得。”

客人点点头,拿了鱼走了,孙氏收了六文钱。

好几个客人,不也只问问,没有人家里要办酒席。其实请师傅办席面的在少数,像村里办事儿都找妯娌、娘家人帮忙,有点肉菜也成了,除非像于家那样有钱的,才会雇师傅烧。

城里大约比村里好些,可像样的席面师傅有,也远近闻名,谁家请客办酒席都请。林秋然初乍,并不好做。

等把鱼卖完,二人收拾收拾,准备去买果子和豆腐。个时节水果多,孙氏挑了一个椭圆的梗新鲜的蜜瓜,付完钱听有人在后面喊阿婆。

只不在县城人生地不熟,孙氏没着喊,自顾自往前走了一段,人追上,拍拍孙氏肩膀,“大娘,您腿脚真好使啊,儿媳做席面吧。”

孙氏赶紧点点头,“!我刚才没当叫我,我儿媳能做席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