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的那个十个客人,全家里有些钱好吃一口的,凑十个可不为分担钱,觉得人多可以多点些菜,再史掌柜了人少二楼不能去。

总边,也不愿让史掌柜为难。呼朋引客,人凑齐了。

味道好只其中一个长处,当日的剁椒鱼头和蒜泥白肉,真好吃得不得了。鱼肉一点腥味都不见,佐以鲜剁椒,鱼肉鲜辣入味,极嫩,谁鱼头能吃,那日也长见识了。

蒜泥白肉脆弹爽口,挑出一片放进蘸碟,之后用筷子一卷,一口肉一口酒,美哉。有一道水煮鱼,红彤彤一片,辣椒都干香干香的。

也不知道厨娘把菜烧得那样好吃。

有改的小鸡炖蘑菇,热热乎乎的,里面放了栗子仁儿,入口面,咸甜口,不好吃的菜太多,道最后让一人打包带走了。

当晚吃了半个时辰,酒足饭饱,只味道上好。

二楼装潢更不错,跟一楼可以全然不同,像两个地方。道雕刻着日月山川,里面分明暗间,明间明亮宽敞,暗间静谧清幽。

当日去的名间,里面有雕刻着花纹的枣红木桌,萧大石孙氏心疼桌子,特意找木工做了些隔热木垫,吃饭用的盘碗都配套的,那菜放上去,好像不拿吃的。

色上差点意思,如今色香味俱全,菜肴在灯下和瓷器的花纹搭配,看赏心悦目。

心情好了,自然能多吃两口。

菜的味道好,环境也好,自然念念不忘。跟友人碰面的时候也会谈,虽然没一传十十传百的地步,可也有不少人知道食肆二楼装潢了。

听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了,回听人装潢比得上县城最大的酒楼,便看看。

恰巧赶上明日宴请客人,直接萧家食肆定下了明日中午的一桌。

倒也不怪别人,林秋然听萧家食肆和醉香楼,也会觉得醉香楼大酒楼的味道好更气派,不暂不改名字,因为老顾客都熟悉个。

房契上写了名字,叫萧家食肆,也让孙氏和萧大石有点归属感。

不然辛辛苦苦,每日做的事都差不多,时间长了也厌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