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斩断尘缘?”
莫绛雪:“放下凡尘俗念,斩断情感羁绊,无牵无挂地修行。”
玄门修行第一步,便断尘缘,纵然人间帝王,要修仙得道,也需抛却俗世的尊荣富贵。
“修行……”
喃喃重复两个字,心中隐隐有些期待:人不改变主意,愿意收为徒带修行了?
要真样,那太好了。
似懂非懂道:“我听姑姑的,海内十四州有三座仙山,蓬莱、方丈、瀛洲,山上有修行的神仙,从前有皇帝派人去那些地方,寻找长生不老的灵药,但都没找。那些神仙会化作道士,入红尘历练。”
些,在书上看,也听姑姑,把知道的都抖了出,在莫绛雪面前留个好印象,以此证明对修行之事并非一窍不通。
莫绛雪:“姑姑的,有的对,有的不对。”
“哪里对?哪里不对?”
憋了一肚子的问题在心里,又怕话太多,小心翼翼观察莫绛雪的脸色,见对方脸上没有半分不耐烦的模样,才放下心。
莫绛雪:“三座仙山确实存在,但没有神仙,只有隐姓埋名、结庐修炼的隐修。”
隐修大多厌倦红尘,不喜与世俗人往,也不愿插手世俗事,故没有机缘的人,找了那三座仙山,也找不山上的修士,更找不所谓的灵药。
少女问:“那神仙都去哪儿了?”
“飞升去了仙界,只有没成仙的修士在人间修炼。”
“那隐修一直在山上待着,会不会无聊呢?会不会和我一样,养些小鸡小鸭陪伴?”
“有的,有道侣或道友常伴身侧;有的,确实会饲养灵宠。”
但一般不养鸡鸭鹅,品格不高,不兴养。
少女记得莫绛雪也蓬莱的隐修,微微笑了笑,道:“那,似般,没有道侣陪伴也没有饲养灵宠的,觉得无聊了,不只能下山历练了?”
莫绛雪瞥了一眼,淡淡的道:“我若无聊了,喜欢下山看落汤鸡。”
冷不丁被人调侃了一句,少女噎了片刻,才问:“我在温家村养的那些小鸡小鸭小鹅,我的尘缘吗?”
的父母早故,温家村的鬼魂也已被超度,唯一能记挂的,便院子里的那些鸡鸭鹅,没了,只怕又要变回山里的野鸡野鸭野鹅。
莫绛雪:“不。”
“那我好像没有可以牵挂的了。”
“六亲缘浅,与道有缘,可以给取个道名。”
“我,给我取名?”
莫绛雪嗯了一声。
入玄门修行后,抛却俗名俗姓,另道名别号的,大有人在。
少女问道:“我不,可以给我取一个吗?”
莫绛雪摇头:“我并非父母师长,不可为命名。”
看不愿意收为徒啊……
期待落空,不可避免地有些失落,一颗心被沉闷感包裹着,望着天空了,实在不,有雅驯的字眼,可以作为的名字。
莫绛雪指着石头上雕刻的几篇赋文:“可以从里面选一个。”
闻言,在石头上摸摸去,摸了一句「以琴言之,或谓之清徵」,便开口道:“清徵。”(zhi,音同“芷”)
用两个字作为的名字。
宫、商、角、徵、羽,上古五音,人负琴又佩箫,那取个和音律相关的名字好了。
莫绛雪:“清徵。”
两个字从口中念出,似乎格外好听。
少女点了点头:“嗯,清徵。”怕那份微妙的小心思被戳破,多补充了几句,“不我与道有缘嘛,清,清虚玄妙;徵,徵,嗯,额……”含糊笨拙地解释着,颇有些欲盖弥彰。
最后发现解释不清,干脆坦诚道:“清徵,清澈的徵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