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心向佛,总想常伴青灯,她根本不想管一个家,抚育那么多嗷嗷待哺的孩子。”

所以她只做了妾,如今府里有了夫人,有了二夫人,又有了这滔天富贵,她才能心无旁骛常伴青灯。

卫戟道:“我不知当年发生了什么,只知道后来黎夫人意外怀孕,迫不得已只得生下了大妹。”

生下卫宁淑的时候,卫戟已经两岁多了。

那时候卫英也大了些,见她总是病恹恹的,便主动扛起了抚育侄子的重担,让张黎不用再操心卫戟,专心养育卫宁淑便好。

“但那时候姑母年纪也不大,还是未嫁之女,许多事都不懂,也没那么细心,她光维护住这个家都不容易,更不知在看不见的角落发生了什么。”

那时候卫苍在外面刀头舔血,赚来的米粮都是用血肉换来的,他回家后大多都是在养伤,故而没有发现黎夫人是如何对待卫宁淑的。

卫戟声音有些哑然:“就这么过了两年,那会儿我四岁多,终于发现大妹的不对。”

“旁的孩子饿了尿了困了都会哭,可大妹从来不敢哭出声,她总是小声抽泣,小小一个娃娃,瘦得皮包骨一般,尤其是不肯让黎夫人抱。”

卫戟说:“我那时候才四岁,长辈们不会让我随便逗妹妹玩,怕我手上没轻重,但我趁着黎夫人去念佛的时候,偷偷拆开了大妹的襁褓。”

“她被襁褓裹住的地方都是疤痕,一层叠一层,都是被指甲轻轻扣出来的。”

谢知筠听到这里,只觉得汗毛倒竖,身上一阵阵的发冷。

这是有多恨,才会把自己的亲生骨肉伤伤害至此。

卫戟看向谢知筠,那双眼眸明亮清澈,好似重新变成了那个四岁的稚童。

他说:“我当时就告诉父亲,家里需要一个新的母亲了。”

“一个可以养育淑妹的真正的母亲。”

??第四十六章 长嫂

谢知筠听到这里,对卫宁淑升起一股同情。

她微微蹙起眉头:“两岁的孩子应该没有那么多记忆,我记得母亲是在你五岁时嫁入的卫氏,那会儿大妹应该就由她来抚养了吧?”

卫戟点点头。

他望向窗外的目光一直没有收回,灯影摇曳,在他脸上落下一道道阴影。

卫戟的声音低沉,却有一种说不出的轻柔。

“两岁虽然没有记忆,但身体会告诉她要保护自己。”

“母亲那时刚嫁来家中,大妹又认生,磨合了好久之后才让大妹敞开心扉,唯一幸运的是,当时母亲有孕,看到母亲对新生的弟弟那么温柔,大妹才终于接纳母亲。”

卫戟诉说着年少时的事,都只说卫宁淑,从不说自己的过往。

谢知筠安静听着,叹了口气:“正因此,大妹不想嫁人?”

听到这一句,卫戟回过头,认真看向谢知筠。

他眼神深邃,眼眸里有着忽明忽暗的光,颇为耐人寻味。

谢知筠不知他是如何想的,却能听清他的话。

“并非如此,大妹其实曾经有过未婚夫的。”

“什么?”谢知筠很是惊讶。

卫戟想到卫宁淑,不由叹了口气。

他很少会颓丧,唯独对这个妹妹,他会为她忧心。

“大妹很惧怕陌人,唯独对小时候一直陪在她身边的陈庆二子不惧怕,他们两个两小无猜,青梅竹马,陈攸之是个斯文俊秀的少年郎,从小都对大妹很好,在他们年方十六的时候,两家也定了亲……”

谢知筠面色微变,心中也跟着难受起来。

卫苍早年离开太兴,跟随的就是邺州的陈庆,陈庆当时任邺州牧,而卫苍不过是他身边的亲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