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家主营黄金,所以名下金铺当铺都有,这些产业并没有分出来,但好在叶念念毕竟姓叶,叶兴德和叶兴业又是同一个妈生的,关系比其他兄弟亲近,所以叶念念还有点脸面,当铺的伙计认识她。

她进去也是直接进了里间,找了已经很少出手的二叔公蒋叔。

当铺里负责掌眼的一般称呼朝奉,港城这边叫二叔公,叶家到这里十多年,称呼这部分基本上已经入乡随俗。

叶念念觉得自己今天比较激动,应该没心情写小说,就把自己新文遇到的问题拿来找权威人士。

叶念念的新文是一篇赌石文。

港城人喜欢赌,有钱人喜欢玉,虽然这个题材没人写过,但叶念念很有把握会有人喜欢。

唯一不太方便的就是,她以前没写过赌石文,看也就看过几本出名的,虽然现在她的记忆力很好,那些文中的内容也都记得住,但二十一世纪的玉石行当和七十年代的有很大不同,她不想写满是BUG的小说,所以她找上了蒋叔。

她问的东西不算什么机密,无非是现在那种玉最流行,价格多少,缅甸那边买玉有什么流程,雕刻又怎么找匠人,要花多少?买玉的流程,拍卖会怎么拍卖,有没有什么内幕?

蒋叔是叶老太太的陪嫁,也是看着叶兴德长大,对叶念念也还算亲近,毕竟叶念念长得乖巧嘴也甜,上门还从不空手,看在也姓叶的份上,他自然也就愿意帮一帮了。

不过他并不知道叶念念具体写什么,还以为是要写豪门恩怨,或者跟其他小姑娘一样对值钱的珠宝感兴趣,找个借口来学点东西。

因为知识比较浅,他便随口回答了,有时候徒弟红日在身边,他就会说详细一些。

这个红日是蒋叔前两年刚收的,算是他的养老备选。

蒋叔无儿无女,原本是养了个远方侄子,过继到他名下,但来港城的时候太过匆忙,这个过继的儿子留在了内地。

蒋叔心里倒是记着这便宜儿子,每隔两个月会汇一百港币到儿子那里。

这个儿子也经常来信,不过大都是说自己生活中的困难,蒋叔在当铺干了这么多年怎样的人怎样的事情没见过?心里已经猜出这个过继来的儿子不太靠谱,满脑子都是要钱。可他是个老派人,想的也就是百年之后有人给他摔盆上香,既然自己没怎么养过也不能强求人家孝顺,好在每个月五十港币不算多,他也就没停。

不过他还是收了红日做徒弟。

负责掌眼的二叔公是一间当铺的门面,一个合格的二叔公需要懂的知识非常多,有时候可能十多年都无法出师,所以师徒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红日是从内地逃过来的,饥寒交迫之下被二叔公捡到,是个机灵人,做事很勤快,原本是干杂役的,讨好了二叔公这才当了徒弟。

当了徒弟,他的工资也不高,但每个月二叔公的侨汇他默默地包下来。

原本二叔公只是让他跑个腿,后面二叔公没说,他主动就去帮忙汇款,算是很有眼力劲了。

这个时代,港城和内地的侨汇一直很畅通。

写信过去虽然会被监察,但只要没有违禁内容都能顺利寄过去,内地的信件寄过来也是一样能收到。

这时候内地能弄到的外汇不多,侨汇被称作“生命线”自然不能放弃,哪怕是在最动乱的时候,高层也一直保护侨汇,严禁查抄侨汇。

巧妈的亲娘还在内地,她每隔几个月也要汇钱过去。

巧妈其实和亲爹亲娘的关系挺不好的。

她亲爹当年抽大烟把家里传下来几间点心铺子和田产房子全卖掉了,后来她爹生病,她亲哥和亲娘就逼巧妈去当舞女,把她卖了救亲爹。

巧妈在内地的时候,亲娘找上门她从来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