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内,小子期早就已经吃完了他的那份面条和苹果泥,见到弟弟进来,高兴的拍了拍小手手。

等谢时璟将小明曦放到炕上,他就挣脱了爸爸抱着他的手臂,三两下爬到了弟弟身边。

小哥俩你戳戳我的小肚皮,我啃啃你的小脚丫,玩得不亦乐乎。

大人们见状也就由着他俩玩,只要注意着别翻滚掉下去就成。

“你们二伯找人算了个好日子,可以给你们爷奶去立碑了。”许大海这时候开口。

想起自个儿早早就去了,没享到福的老爹,许大海有些惆怅。

他爹对他们这些孩子那是没得说的,为他们劳心劳力的打算,拼命干活攒下一笔家业留给他们,结果自己什么好的都没吃到过。

“你们爷也真是的,一点都不聪明,有点什么好东西全都给下头的孩子,或者留给媳妇了。

做夫妻的,怎么差别就这么大呢?”

虽然对许老太没啥感情,但是对这个早逝的爷爷,兄妹几个还是喜欢的。

即使当时他们还小,但也知道爷爷很疼他们。

所以立碑这个事,一家子都很重视。

“现在这天气适合动土吗?二伯有说找好人没?”

“还不急,还要等到三月份的时候。你们二伯就是想问问,咱家有没有认识的泥瓦匠,然后就是石碑的样式等等之类的,还要商量好。”

说着许大海又有些为难:“你们二伯还想要找个道士做法事。

我觉得还是不必了,现在本来就不让搞这些,他还要大张旗鼓的,也是真不怕被抓说搞封建迷信。”

祭祖上坟这些,是禁也禁不住,就是那些小红兵自个儿家里也有祖宗。

但是也不好太张扬的,请道士做法许大海还是怕不妥。

许家其他人也是这么想的,他们给爷爷多烧点纸钱就好了。还有车子、房子等等,也都烧给爷爷,肯定不会让他到了地下还受苦的。

因着立碑的事,许家几房最近的联系都多了些。

许岁安也跟着回去过老宅那边几趟,还别说,大家变化都挺大的。

大伯好像从之前残疾的阴影里走了出来,现在对生活大有盼头。

他在家里找了个编藤筐的工作,工资不算太高,但是加上之前谈好的每个月的补贴,他们一家人生活也尽够了。

大伯娘也经常糊火柴盒,给人浆洗衣服赚点小钱。以前没儿子的时候,感觉她攒钱都没现在的劲头。

但现在有了儿子,她心心念念的娘家侄子都舍弃了,一心想多给儿子攒家底。

大伯家的堂弟看上去养的没有自家的孩子养的好,身上脏兮兮的,当然了,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地里滚过来的,他一点也不打眼。

就是脾气有点儿霸道,对比他小的明曦和子期碰他的藤球非常不满,对他们进他家也隐隐排斥。

好在许岁安看着,他对自家爹娘还是不错的,见他爹划破了手指还会急着去找娘。

都说三岁看老,这个孩子兴许以后还真会是大房的依靠。

二房现在二伯的地位越来越低了,他说几句话,肯定会招致二伯娘一顿骂。偏生他气得不行,但是却也拿媳妇没一点办法。

许岁安猜测,这应该是大堂哥慢慢起来了的缘故,家里的话语权逐渐从二伯这里转移到了大堂哥那边,二伯娘可不就更加抖起来了?

二伯家的红英堂姐也出嫁了,嫁的是个军人,是红兵堂哥帮忙找的人。除了男人出任务时会提心吊胆,其他时候日子过得也还算滋润。

许岁安记得这位堂姐之前还有些眼红嫉妒她,但是后来又长大些后,这位堂姐倒是改变了不少,不再那般自我。嗯,她本心还是不算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