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1 / 2)

不是他不愿意出来挣钱,青县县城最好打工的去处还得是瓷砖坊,都说里头最干得久的管事,一个月可有十几两银子。

下游村进瓷砖坊的那十多家,家家如今都修了青砖大瓦房,谁不眼气啊?

可惜这么多年,无论他使了多少银钱托关系都进不去,真是狗眼看人低。

扛苦力的活计他又干不下来,要手艺没手艺,动脑子的伙计适合他,怎生就没人慧眼识人才呢?

如今家里最大的收入,还是姑姑回村那年置办的那二十几亩水田。

在玉米和马铃薯,还有甘薯等粗粮,尚未在蜀地大量种植的时候,他家一年种出来的稻米,卖掉大半也勉强够他们一家子的嚼用。

可惜,高产的粗粮扰乱了粮价,蜀地的米价比之过往,都便宜了五成。

且在他娶妻的时候,丈母娘狮子大开口,逼的姑姑不得不卖了几亩才凑上了聘礼。

婆娘娶回来后,两个孩子紧跟着又出生,坐吃山空,远嫁妹子牛喜儿得的聘礼也没够花上几年。

别以为他不知道,村里人背后都说他给妹子找的婆家不好。

牙尖舌怪的妇人,不是说岁数大的男人会疼人么?

妹夫也就比他大个十岁而已!人家家里头可是在县城里有一间米铺的,嫁这样的妹夫,难道不比嫁给村里的泥腿子强?

继子继女都五六岁了,不用把屎把尿就能升级做娘,有甚不好?

八十两聘礼呢,难道还不足以说明妹夫对自家妹子的看重!

瘸着的右腿是在他十六岁那年,与人斗狠,被群殴打碎了膝盖骨头,家中也没多余的银钱给延误了治疗导致的。

每逢刮风下雨的天气,右腿的骨头缝里都透着痛,打那年开始他真是年年受罪了。

也是因为自己瘸腿了,娶不上好人家的婆娘,倒霉倒灶的娶了这么一个嫁不出去的泼妇。

一点都不如镇上的花寡妇温柔小意,要不是他口袋里没银子,早就把泼妇休回娘家去了。

同村乡邻骂他不孝顺的根源,就是给这娘们儿闹腾的,见天就知道坏他们牛家的家风。

村里人:你就是全手全脚也没人稀罕你做女婿,你们家啥家风,心里没点AC数?

要问他是否感恩自家姑姑,他不能否认这一点,世人对他再不好,他姑姑总是对得起他的。

可他就闹不懂了,姑姑宁愿跟着快吃不上饭的他,也不和当官的儿子享福去,到底是真疼呢?还是真疼他呢?!

进士老爷啊,有侯府给他撑腰,那小子还不得平步青云?十年之内做个一州知府肯定不在话下。

想到这里,牛长水重重的吐了一口气出来:只怪当年自己年幼无知,好好的胡府表少爷的日子不过,沦落到今日人嫌狗憎,时光若是能倒流,他真的会做个好侄儿

第二百五十五章 番外胡老爹

胡老爹八十五岁弥留之际,用了一整日回忆了自己的这一辈子。

吃百家饭长大的他,十几岁之前把这辈子能吃的苦,基本都吃了一个遍。

也是自家岳父没有嫌弃他这个孤儿,教会了他打猎的本事,还娶了个好婆娘。

他婆娘性情真是对了他的脾气,直来直往,一点不扭捏。和他成亲后,无论日子多清贫,半点没有嫌弃过他。

用了打猎的手艺,他挣死挣活,只能算是勉强养活养大了四个孩子。

头先三个儿媳妇合离了俩,他都怕自家要强的婆娘气得一口气上不来。

尤其是那白眼狼侄儿给自家外孙投毒的那会儿,他都和老婆子做好了,把老二夫妻俩扫地出门的打算了,总算是没有糊涂到家。

不然,他有何脸面受自家闺女的孝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