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1 / 2)

看着拨弄着匣子里面银票的静瑶公主,羞脸粉生红,高皇后乐不可支:“驸马家的家规就是好,婚后还要让他继续保持啊!”

“哼,区区三五十万两银而已”夏洪棣小声的嘀嘀咕咕,嘴上嫌弃,心里对准女婿的满意却又多了几分。

好女婿能当一个儿子使唤,尤其是好女婿还挺能干,使唤得只能是更密集了。

其他王朝的驸马是个什么规矩?袁文武不知道!

人家郑国公主驸马和卫国公主驸马,一个是老牌世家子弟,年纪轻轻就是当地颇有名望的书院山长;一个是文豪后裔,如今还是文坛上叫得出名号之人。

袁文武只知道,作为大夏朝嫡公主的准驸马,他老丈人就没让他闲过。

平日在理藩院的翻译工作量本就不轻,海外的天文、数学、各种医典就没有能翻译得完的时候!

朝廷两年一次的西洋贸易,还需要他们理藩院张罗主持。

室利佛逝和交趾等藩属国年年岁供,回礼得既拿得出手又不能真花大笔钱财,面子里子两手抓,两手都得硬。

就,很头秃啊!

大婚前,袁文武忙乎得,除了各种节日往宫里送礼,竟一面都没见过未婚妻。

大婚前一月,夏洪棣派出使者宣召准驸马袁文武到东华门,在便殿接见了他。

“朕的掌上明珠,人品相貌、脾气秉性无一不佳,望她出嫁后仍能像闺中一样有父母疼爱,驸马也能体贴有佳.”

“诺!”袁文武庄重的行礼应承,在他心中,说的再多也不如行动有说服力,公主可是他心仪之人,怎会不待她如珠似宝?

如此脾性倒是入了夏洪棣的眼,当日赏赐了他:玉制的腰带、靴子、尘笏、马鞍,还有红罗一百匹、银器一百对、衣料一百身、聘礼银子十万两。

赏赐过后,还设九盏(九大碗)宴款待新出炉的女婿。

好不容易熬到了大婚当日,袁文武用大雁、礼帛等作为聘礼亲自到了静瑶公主所住的宫殿迎娶新娘。

秦国公主(静瑶为初始封号,出嫁当日已经晋升为秦国公主),头戴九翚四凤冠,身穿绣长尾山鸡、浅红色袖子的嫁衣,坐上没有屏障的轿子,在袁文武的引导下,向着驸马都尉府出发。

太子带着五皇子,骑马护送在侧。

正所谓:新婚燕尔乐悠悠,悦目怡心人静后,耳鬓厮磨言未休

第二百五十一章 远征军威武!

新婚仿若就在昨天,当袁府的第四代重孙们,在天顺十六年相继出生后不久,大夏朝陆军,开始了持续五年的远征。

招揽、劝降、威逼利诱,哪一样都离不得先驱部队,尤其是理藩院的翻译官们!

其他理藩院的翻译官只需要精通一门外语即可,秦国公主的驸马怎能这点要求?

袁文武苦啊,从订婚开始,八年之内,生生的被逼着,又新学会了五国外语。

还成功“劝降”了回鹘国主,立下大功。

大夏朝远征军武力降服了西夏,还有中亚最大的帝国大宛,整个西域重新臣服。

天顺帝仅用了五年时间,便开拓了“北绝大漠、西逾葱岭、东越高丽、南至室利佛逝”的广袤国土。

水军源源不断用大海船拉回朝廷的金银珠宝,各种高产粮食是大夏朝远征军的底气!

连弩、火铳、大炮、猛火油等利器的使用,加速了战争的步伐,战无不胜,所向披靡。

战争中,头几批皇家医学院培养出来的外科医学生,是各大远征军首领们争抢的对象。

大食帝国的医者一入大夏朝便是十来年,有些甚至中途回了大食帝国,将妻儿老小都接来了大夏朝。

强盛如斯的大夏朝,一年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