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次外城,这卫生情况其实做得并不好。
这个卫生是否可以单独分出来,让专人做专事呢?
分街道分巷子,天天打扫,还能不干净?
算下来,至少这扫马路的可以增加一千五百个名额,有人负责扫,还得有人负责运输,找一个专门的垃圾焚烧地。
那些随地大小便的问题也需要解决。
臣建议在人流大的街道路边设置公共茅房,让有三急的人,也不至于抓瞎。
这茅房,臣算了一下,大约也需要一百所,这也需要派个婆子或者老头天天打扫,这也需要一百来人。
在东城拆迁这事上,臣就想了,这些贫民,除了他们现在占的房屋面积可以折算拆迁补偿,可否一家给一个长久稳定的工作?
扫地这活儿,家里的老人都能做,不是说,阻拦拆迁最厉害的就是这帮老人嘛,只要他们乐意了,拆迁还会不顺利?
至于贫民区的壮劳力们,咱们东城的拆迁,也需要干活儿的人啊,而且,东城,其实最重点的还是这条杨柳河。
陛下,您看,这条杨柳河,从北到南,贯穿了整个京城。
河里的污水泥沙也是多年未清理,从那儿过,老远就能闻到河里的臭味。
规划东城,杨柳河也必须先治啊,这些活儿怎么也得干个几个月。
可以优先考虑这群贫民区的壮劳力,有了稳定的收入,臣想,应该拆迁起来就不会这么难了。”
夏洪棣很仔细的听着,越听眼神越亮,好一个专人做专事,这些扫大街的活儿,工钱才几个?
可这不但能解决拆迁问题,让京城再无贫民区,这环境也能变得更加整洁,这才是我大夏京城的派头啊!
“不错,不错,还是爱卿你有办法,这事,朕看可行,你再把这些工程的预算做出来,对于拆迁完的东城,可有详细的规划了?”
“臣还得去拜访几位老爷子后才能有方案呢,陛下,这可不是短时间能做出来的,臣还打算把东城做成一个典范呢,不能马虎了,得好好规划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