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1 / 2)

镜大人确认他的学号,姓名,确认他的户籍,家世。

开始出考题。

林霁回顾近十年日夜背诵的《晋律疏议》《洗冤手册》,甚至《刑案冷考点与命题陷阱大全》,没想到镜大人出了一道保送题。

“林霁,你说,这世间若有一种毒蛊,能令人百毒不侵,伤病速愈,能传出去么?”

在镜大人微笑着,将一柄泛着紫光的镜子擦干净之前。

林霁想起父母紧拧多年的眉头,答道:

“中这毒蛊之人,可医天下百病,便日日有人惦记。”

“这毒蛊流于民间,贫寒百姓谁人能得恩惠续命?”

“必遭诸侯觊觎,届时九州板荡,生民涂炭,恐又回归前朝乱世……”

还没说完,镜大人就捞起衣衫,蹲在湖边石凳上亲笔写下录取敕令:

晋朝特设五镜司,执镜人称照戒使。

人心妄念有五毒:贪婪、嗔怒、痴愚、傲慢、猜疑。

太微镜照贪,紫微镜照嗔,文昌镜照痴,玉衡镜照傲,璇玑镜照疑。

义气戒贪欲,仁心戒嗔怒,智慧戒痴愚,礼节戒傲慢,信任戒猜疑。

……

最后好像觉得字写得丑又撕了,说回京赴任时给他补。

“林霁,这便是玉衡镜,以天道之衡,正人心之偏,可惜向来映照外物易,映照本心难。”

“它的前主自犯恶罪,罚没此镜。玉衡镜的归属,连陛下亦无权过问。”

“此镜以玉载德,以镜观心,石灵为引,照破迷障。”

“茫茫前路,治人心傲慢,有艰难困苦,你害怕吗?”

害怕吗?

林霁想起问心山庄的小小宗旨:

“一生但求仁至义尽,问心无愧,以诚挚之心,领岁月教诲。”

当然,这句话他没背给镜大人听。

而是背了本小红书中《镜司金典备考攻略之镜无妄语录》的一句。

“若有人犯罪,世间一定存在受害者。并非所有罪孽都可宽恕,当恶行突破底线时,处决才是对受害者最好的告慰。”

“因此,为了天下受害者,林霁不怕!”

镜大人点点头,将镜子真正给他。

“玉衡镜的新主人,你要知道。”

果然按照备考笔记说镜大人授位每个照戒使时都要画一个大饼:

“照戒使只是暂时,镜无妄是个锁定官职,或许多年后,你就是镜无妄。”

只是,镜大人还问了,语录中从来不曾记载的问题。

“这世上有人敢两次拒绝我的镜子,还祝你求得你所想,而他求得他所愿。”

“林霁,你一生所求是什么呢?”

林霁面色沉稳,妥帖回答:“所求一生,破逆冤案,纠察五毒心,心中无所愧。”

其实还有一小愿,有关一位这世上消失已久的小白少宫主。

“愿我寻遍地狱,溯源千里,勘破万卷,终寻到你。”

*

林霁已经是镜司照戒使林大人了,位列三品,才敢传信一封回家。

于是父亲母亲那边准备好了,匿名投稿,“雀神日怪”坊主烧饵块,使京陵大瓜爆破,传遍晋国八州疆域。

烧包谷在鹤州分部也做得不错。

江湖到处,惊堂木一拍:

【乌太师早年,面如冠玉,名动京华。淑仪长公主青睐有加,亲择为婿。熟料,其与濯水仙舫舫主有露水之缘,竟诞下私生女,瞒天过海,寄养民间。未料此女及笄嫁入滇西无相陵白氏,十年前陵主自焚,其妻女同殒。

今乌太师东窗事发,此案由五镜司接手,与无相陵旧闻并查,坊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