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册立妹妹为皇太女,他没帮上半点忙,妹妹镇压造反护住了一家人的命,他做哥哥的也没出上半点力。

这一年朝中安稳,妹妹的皇帝也做得颇为顺当,秦仁每日在礼部担着闲差,颇为自得,却未察觉有人在谋算妹妹的皇位与性命。

今日王叔一党是败了,明日会不会冒出别的人?难道他要一直做个好吃懒做的废物王爷吗?

秦仁的脸皮还没那么厚!

“你说,我去哪里当差更能为妹妹分忧?”秦仁自己在思索,顺口问了妻子一句。

他武艺一般般,书读得还行,不敢说一定能中进士,考个举人没问题,先跟妹妹讨个实差历练历练,将来总有立功的时候。

严真真不知道丈夫这份志气能持续多久,但他有这个心,严真真还是很欣慰的。

“挑个时候问问皇上吧,皇上肯定清楚你的长处。”

【??作者有话说】

明天应该是大结局了,有姐妹说想看地府番外,但我认为就算雍王去了地府帝爹也不会见他,帝爹有他的重情与仁慈,但当雍王真的做出了谋反之举,帝爹不会再把他当弟弟,又怎么会见他呢,雍王还想挨哥哥的揍都是痴心妄想。

100个小红包,明天见啦!

168 ? 全文完

◎这只是她五十多年帝王生涯中再寻常不过的一幕。◎

帝驾还没从皇陵回来, 随着薛业带兵包抄了雍王府、定国公府等府邸,整个京城的民声再次沸腾起来,到了次日, 京城的大街小巷都是“雍王弑君不成当场伏诛”、“定国公兄弟造反被擒”、“皇上发兵血洗北营五千叛军”等字眼。

无论百姓如何议论, 庆阳的心思已经转移到了新的国事上, 自有御史台、大理寺负责彻查雍王谋反一案。

尽管永康已经在皇上与文武百官的面前陈述了秦梁试图拉拢她的整个过程,她与驸马傅魁以及曾去雍王府探望邓氏的秦弘三对儿王爷夫妻都得再去御史台走一趟,秦弘等人到场讲清楚经过就行了,永康多带了一样证物。

当日黄昏, 聂鏊便把四姐弟夫妻的证词以及永康的证物呈递到了圣前。

庆阳简单看过几份证词,最后拿起秦梁收买永康用的五十万两银票, 想到大姐当年因为受贿几万两银子被父皇两番痛斥都写进了本朝史书,庆阳由衷地笑了,朝聂鏊这位老臣道:“朕的长姐虽然贪财, 在大是大非上却没有辜负父皇的临终教导, 父皇在天有灵, 定会十分欣慰。”

大姐犯错, 父皇同样会面上无光,反之, 大姐立了功,也能弥补父皇因为大姐而受损的那部分英名。

当然,父皇可能无从知晓人间事, 知晓了也不在意,但庆阳很欣慰大姐坚定不移地站在了她这边。

庆阳不怕来自亲友的背叛,可她的心也是肉做的, 她一直都很珍惜这份手足之情。

聂鏊眼中的皇上露出了一个在幼时的小公主脸上常见的灿烂笑容, 换成刚进京赶考的新科进士们, 看到这样的天庆帝可能会被帝王的美貌蛊惑,亦或因此把天庆帝当成一个普通的美人看轻,可聂鏊心中清楚,皇上是念着与他十几年的同朝情分,才愿意跟他聊几句闲话。

聂鏊或许反对过先帝册立皇太女,但小公主的才干有目共睹,聂鏊从未因为小公主的女儿身而轻视对方,当小公主变成天庆帝,当天庆帝亲手刺下那了结雍王性命的一剑,聂鏊先是震惊,随即便是释然,还是先帝最了解皇上啊,他与严锡正都瞎操了一场心,如此帝王,何愁朝堂不稳?

“臣以为,大公主对皇上忠心不二,除了大公主恪守先帝的教诲,也是因为大公主早已被皇上的文韬武略所折服,深知皇上才是天命所归的大齐第二代明君,所以才不会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