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只疑惑地看向三弟。

秦仁小声道:“我让工匠特制的小汤婆子,专门留着这时候用的。”

秦弘的脑海里便浮现出三弟坐在龙椅上的身影,双手垂放在两侧看似正襟危坐,实则一手抓着一个这样的汤婆……

秦弘僵住了。

进殿之前,秦仁飞快从大哥手里抢回汤婆子,免得大哥笨手笨脚把东西掉出来,父皇见了,定会扒了他一层皮。

被他这么胡闹一场,秦弘绷紧的心弦倒是放松了片刻,但很快他又察觉到了身后大臣们投过来的视线。

所有人都记得,太子还有一封罪己书未曾宣读。

前两次朝会父皇不在,秦弘才没有念,严锡正等人也没有提醒他念,仿佛只要他装傻,父皇又不追究的话,这事便能糊弄过去。

但秦弘没想过要糊弄。

待今日的早朝即将结束,大臣们也都议完事后,秦弘出列了,从怀中取出一封折子跪在地上,朝龙椅上的父皇道:“父皇,儿臣的罪己书写好了,请父皇过目。”

大殿上瞬间响起一阵嗡嗡的议论,秦仁手里的小汤婆子也险些松落坠地。

兴武帝扫视一圈,最后看着太子道:“平身,直接念吧。”

【??作者有话说】

二更废太子,暂定晚8点左右![亲亲]

132 ? 132

◎废黜皇长子秦弘的太子之位,改封安王。◎

秦弘当了十四五年的太子, 这期间无论回答父皇的问题还是大臣们的请示,秦弘都会先在脑海里反复思量,确定不会惹怒父皇或是拿错主意才开口, 久而久之, 他便成了君臣们眼中那个束手束脚、优柔寡断的太子。

包括少年时期, 秦弘也少有自信满满的时候,文先生让他说自己的理解,秦弘会怕理解错了让先生失望惹秦梁嘲笑,武先生让他与秦梁切磋, 秦弘既怕全力以赴伤到秦梁,又怕保留实力却不敌秦梁。只有死记硬背就能答对的题目, 或是勤苦练习就能掌握的刀枪之法骑射之技,秦弘才会有足够的把握。

今日是他在文武大臣们面前宣读罪己书的日子,在所有人看来, 太子殿下都该是惭愧的狼狈的, 但偏偏就是今日, 却是秦弘记事以来对自己最有信心的一日, 因为他确定这是父皇希望他做的,确定他这么做对他对父皇对大齐都好。

所以, 得到父皇的准许后,秦弘站了起来,再转过身面朝文武百官。

太子殿下虽然清瘦了许多, 但他依然身高八尺有余,此时他的脸上再无平时的憔悴苦相,大臣们只看到了久违的温和俊朗, 此时他站姿端正视线在众臣间平移, 再无往日的彷徨顾虑之态。

单看太子这番仪表气度, 谁又不服气他这个嫡长子出身的太子?

刚刚还担心大哥难堪的秦仁看到这样的大哥,又心疼又钦佩,敢作敢当坦坦荡荡,不愧是大哥!

成国公吕瓒见到这样的太子女婿,心中很是欣慰,男子汉大丈夫,挨骂就挨骂,知错能改就还是好儿郎。

左相严锡正垂下了眼帘,不忍再看这位他曾经极力拥护的太子,因为他很清楚太子的秉性,只要太子还把治国当成份内之事,再累再怕太子也会战战兢兢地背负储君之责走下去,只有彻底地放弃了,太子才会心神安宁如卸千斤重担。

在文武百官或诧异或复杂的目光中,秦弘放下手中的奏折,一边依次扫视满朝文武,一边诵读他亲自写好并背熟的罪己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