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笑道:“路上见到的山山水水,晚上无所事事,便趁着有所感悟把白日的见闻都记了下来。”

秦炳:“岂止晚上啊,白天我看你在马车里也经常在写东西,真不嫌马车颠簸眼睛疼。”

秦弘便叮嘱妹妹还是要爱惜身体,不要太累了。

永康跟着关心了两句妹妹,秦梁则表示了他对小公主的钦佩。

赐完书兴武帝就叫几人走了,庆阳也心满意足地领了一套属于她的成书,这可比她随便收拢的手稿精致。

永康与雍王父子都要出宫,庆阳、秦仁在的时候雍王不好泼冷水,这会儿只剩三人了,雍王才嘀咕道:“听说皇上还要官坊卖麟儿的书,哎,咱们自家人肯定都夸麟儿是文曲星,万一外面的百姓不领情,没人买,皇上与麟儿岂不是都要没面子?”

秦梁笑道:“父王放心,有皇上与公主的名气在,这套游记绝不会愁销路。”

永康没搭理他们,父子俩的话却一字不落地传到了她的耳朵里。

卖多卖少那都是后话了,此时她就想瞧瞧妹妹到底写了些什么才会被父皇夸成老秦家的文曲星。

【??作者有话说】

啊啊啊,我也没想到会这么晚,查古代书价耽误好久,[爆哭]

100个小红包,明天见!

116 ? 116

◎从始至终,他都只想做公主手中的剑。◎

上了马车后, 永康就开始看妹妹的游记了。

其实永康不喜欢看书,除非是通俗易懂且妙趣横生的话本子,可这是妹妹的, 还是父皇大动干戈要国子监印卖的游记, 永康只好耐着性子从序开始一字一字地认真去读。

翻了三五页后, 永康没那么好的耐性了,只挑妹妹叙事的片段看,至于妹妹夸景的部分,永康承认妹妹写得挺好的, 但她就是没兴趣。

跳着看速度就快很多了,当马车停在大公主府门外, 永康已经看完了《山篇》、《水篇》共四册。

回了家,永康继续翻看《民篇》两册,里面多是介绍各地百姓的服饰乡音饮食以及房屋建造的特色, 因为与百姓打了交道, 趣事稍微多了些, 譬如父皇路过一片稻田时居然带着二哥、张肃等人下田去跟老农学习如何割稻了, 并询问了稻田这几年年份的亩产,譬如妹妹在福州海边跟着几个小孩子一起赶海捡螃蟹等海产, 交谈中了解到渔夫出海的艰辛与危险。

永康很是羡慕,她还没见过大海。

《民篇》从京城郊外的洛河两岸百姓春耕开始讲起,结束时竟也是在京城, 因为是这册书的最后一段,永康看得就细了些。

“南巡九月,历经寒暑, 终于重回京城, 吾心甚慰。”

“然帝驾才抵城门, 惊闻定国公病逝噩耗,父皇悲痛欲绝,吾亦哀思如潮。”

“定国公邓冲,大齐开国名将,为安云州边民征伐骠国,功成时不幸身染瘴疠。”

“将士为国为民而战,亦出于民,父皇开国治国,亦出于民。”

“故先有民再有君国,君民一心、国民一体,如同舟共济。”

“臣民有报国之心,吾等皇室子女也将倾尽毕生之力,护大齐国强民富、威震四夷。”

永康的视线定在了最后几行字上,不由自主地看了一遍又一遍。

就算她的学识有限,永康也知道妹妹这几句写得极好,像圣贤书上一些名臣劝谏君王爱民的话。

紧跟着,永康又记起了前面几册中,妹妹也时常会感慨父皇的爱民为民之心,包括妹妹自己,动不动也会从一些小事引到如何富民上头。

永康终于明白父皇为何会这么喜欢妹妹的游记了,因为妹妹一直在夸父皇啊,对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