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1 / 2)

“祝子安,”她答,“冬至安康。”

两个人举起酒盏,隔着桌子碰了杯。青瓷酒盏清亮亮地一响,酒光在烛火里荡漾开去。温过的烈酒带着点暖意,热辣辣的,像有一小簇火焰在身体里烧起来。

她想了想,伸手取走祝子安手里的酒盏,一仰头饮尽了,对他严肃道:“你喝了很多酒了,不许再喝下去。我怕你又醉倒了。”

“我已经醉了。”他轻轻笑着。

“真的?”她抬手在他眼前晃了一下。

“真的。”他闭了一下眼睛,懒洋洋地答。

她托着腮看了他一会儿。头顶上方一盏烛台的光落在他的脸庞上,照得他的眸光朦胧又迷离,仿佛浅浅地浮了一层清酒。

他真的醉了,困倦地撑着脑袋,似乎快要睡着了。

“别在这里睡。”她叹了口气,“走吧。我陪你回家。”

“嗯。”他说。嗓音里含着醉意。

“我没带银子,”她想了想,“你来付酒钱吧。”

“嗯。”他又说,却不动。整个人迷迷糊糊的。

他甚至没太听懂她的话。她确认这家伙是真的醉了。

她只好走到他的身后,去找他腰间的荷包。他闭上眼睛,任凭她在自己身上翻来翻去,最后摸出一块碎银“嗒”地搁在桌上。

“付好了。”她摇了摇他,“快起来。回家啦。”

他连“嗯”一声都懒得,闭着眼睛让她摇晃,满身都是清冽的酒香气。

“你这个人怎么说醉就醉啊。”她很无奈地说,敲了一下他的脑袋。

他一动不动了,她又叹了口气。她伸手拉起他的袖子,拖着他起身往前走。他闭着眼睛跟她走,安安静静的,温顺又乖觉,像个听话的布娃娃。

小小的酒肆里,两个人一前一后地挤过人群。头顶燃着一盏又一盏摇曳的烛火,两侧满是酩酊大醉的酒客,琵琶声恍若一阵突如其来的春雨,纷纷落进他们的衣袂之间。

姜葵推开门,拉着那个醉乎乎的人。

门在身后合上了,喧嚣如潮水褪去,街上寂静无风。

她在灯下仰起头,雪白的花瓣冉冉地飘落,停在她的面前。

她几乎是下意识地去接,忽地发觉落在掌心的不是花,而是一瓣晶莹的雪。

“看,”她对身边的人说,“下雪了。”

漫天细雪纷纷扬扬地下落,白茫茫覆盖了远山近树。人家屋顶上铺满了洁白的雪色,青砖地面上镀了一层莹亮的微光。

天地之间寂静如许,又仿佛有隐隐的天籁传来。

她拉着那个人走在长街上,新雪落满他们的肩头。

屋顶上挂着一盏微黄的灯,拉长了两人的影子。雪地上留下两行脚印,彼此依偎交缠,像是要一直相伴到天明。

那个初雪的夜晚,他们走过了很长的路。

她带着他去了东角楼巷,领他进了裁缝铺子上的阁楼。他在半醉半醒间,梦游似的任她拉着走,被她推到床上躺下,盖好了被子。

他一倒在床上就睡熟了,深阖着眼睑,身上笼着淡淡的酒香。他的睫羽上凝着雪花,被她伸手轻轻拂去,在指尖化作晶莹洁净的水,在暖风里慢慢散去。

“明天见。”她站在门口,熄灭了灯。

-

翌日清晨,姜葵坐在窗边擦拭她的枪。

昨夜她回东宫的时候,谢无恙还没到,据顾詹事所说,他是在从温亲王府回宫的路上因落雪而耽误了。

她昨夜睡得很沉,只隐约记得夜深时有人推门进来,在床边的榻上合衣睡去。清晨醒来时,谢无恙躺在榻上,背对着她,被子遮住大半脑袋。

她擦好了枪,用一卷白麻布缠好,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