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私下她分给两个女儿,可以让她们傍身,当作私房钱,为人父母,老了都是考量儿女。
说起来,两个亲家,都姓唐,还是很有缘分的。
景萱过来后,连忙阻挡沈初,可沈初心意已决。
沈初把自己这些私房钱,其中的八成都拿出来分给两个女儿,其余两成先留着,日后说不准要给晚辈们添妆之类的。
“收着吧。”
景萱摸了摸夜明珠,毫不犹豫的递给了姐姐。
“这是给你的。”
见姐妹二人谦让起来,沈初看到这一幕,很开心的。
“说来,母亲年岁也大了,说不准那日因为什么,也就走了,若是母亲日后走了,你们兄妹之间,还是要多来往的,互相帮忙。”
听到这话,景萱一下就哭了,熙愉心里也不好受。
沈初看着女儿,耐心安慰。
“人都有这么一天的,别哭,只要母亲能看到你们好好的,那就比什么都好。”
沈初神色慈爱,她清楚自己的身体情况,到了她这个年岁,可以说是儿孙满堂,她也不可能活到百岁,说不准那天,这眼睛也就睁不开了。
乐谦那边,同样也有想法,最后,他的选择是听取沈初当时的建议,给老家亲戚写了封信,寄钱回去,拜托他们帮忙修建。
这天早起,户部左侍郎石家挂了白。
已经入秋了,早晚天气甚至有些凉,这一下,官职就有了空缺,侍郎可是位高权重。
下朝后,皇帝叫了几个官员到御书房议事,都是六部的尚书,也都是人精。
皇帝虽然在一些事情上不妥当,可他这个人怎么说呢,也没昏庸无能到是非不分的地步,官员人事任命这一块,也不是小事。
听皇帝明里暗里的夸了闻乐谦几句,众人心里就有数。
说来,他们也不排斥闻乐谦,他本就是官宦子弟,跟他们也没什么龃龉冲突,眼下更是皇后的姨夫。
“闻大人正直清廉,心系百姓,他在户部多年,从未有过差错,做事兢兢业业,陛下,臣以为,闻大人可担此一职。”
这话是户部尚书说的,其余人你看我我看你,也没人开口反对的。
“闻卿人品端正,不趋炎附势,也不仗势欺人,做事一直都是勤恳,对朕也是忠心耿耿。”
"陛下,臣之前也看过闻大人的履历,他在地方上任职的时候,也是关爱百姓,判罚罪犯的时候,更是公允,许多百姓都对其赞不绝口。“
这话是吏部尚书说的。
“如此,朕回头就让人拟旨,这件事就这么定下。”
“永生塔还是要继续修建,户部先拿出一百万两白银,回头送到仙人府邸上去,这件事还是让他来办,告诉他,这是三个塔的预算,地方上开销不可能有京城大,若是事情办好,朕重重有赏。
从御书房出来,几个大臣互相看了对方一眼,继续朝前走去。
当天下午,皇帝的圣旨就到了户部,乐谦接旨过后,受到了一众同僚的恭贺,他本人是有些开心的,可也有些忧虑。
“陛下还是很看重闻兄你的,好好干吧。”
乐谦头发半白,比起年轻的时候,苍老很多,他手里捧着圣旨,想到了去世前的父亲,再想想家里的孩子们,还是撑着继续干几年吧。
下值后,他请户部的同僚们一起去酒楼吃饭,他升官也是喜事,眼下,他已经坦然接受。
回家后,家里人都已经知道。
“恭喜大哥。”
沈初看着自家夫君,更多的还是担忧。
“我身子无妨,也没有大的毛病,侍郎一职也还好,上头尚书都没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