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长辈开明,夫君也很体贴。
沈初很珍惜二人在一起的日子,她这辈子,父母缘浅。
她愿意陪伴在他的左右,不管是在什么地方,只要有他在,就是家。
闻乐谦一笑,他伸出手,沈初坐在他身旁,把手放入他的大手。
成婚多年,二人感情和睦,也没说是爱的要死要活,可一直都是尊重彼此,他给了她足够的信任,她为他生儿育女,管理家宅。
“睡吧,明早还要早起。”
“好。”
窗外,月光柔和,空气静谧,微风阵阵,带着些许凉意。
沈初几乎是沾枕就睡。
翌日清晨,二人早早起来,侄媳妇的茶还是要喝的。
除了大红包以外,二人还说了几句吉祥话,王佳看着几位长辈,倒也不慌,恭敬有礼。
小辈们就更随和了。
过后,该上朝的上朝,该休息的休息,管家早已经让人把院子收拾好。
春和景明,陈氏跟沈初在院子里走了走,二人走到花园内,看着含苞待放的各色鲜花,陈氏心情愉悦。
三日回门后,景鸣照常读书,功夫比之前多了之后,他也不是日日回家,有时候会住在书院。
对沈初来说,接下来更重要的还是儿子的春闱,举子已经有了入仕的资格,可若是能中进士,路要更好走些。
景旭也是争气,殿试过后,他的排名,甚至比他大哥当初还要高几名。
沈初也没有大加庆贺,她往寺庙多捐些香火钱,还给家里所有下人的当月月钱,全都多发了一个月的。
对乐谦来说也很意外,两个孩子其实学问大差不差,但性格不太一样,他没想到老二最后考的比老大还好,是真的惊喜。
景旭不出意外的入了翰林院。
这天,周柏带着沈潇来跟沈初辞行。
沈初招待了二人,周柏要去外地做官,她嘱咐了二人几句,送了些礼物给他们。
近来,京城多雨,可对百姓们来说,也是好事。
春种已经结束,大家都希望风调雨顺,今年也能大丰收,这天晌午,闻灵上门造访。
她是乐谦五叔的女儿,也是乐谦他们这一辈中,唯一的一个姑娘。
她年岁跟陈氏是差不多的,之前也都见过,眼下她随着自家夫君外放回京。
几人寒暄一番,又好像回到了之前,长辈们还在的时候。
闻灵刚回来,也没多待,日后还有的是时间相聚。
她走后不久,锦裕媳妇上了门。
她是来借钱的,但也没有支支吾吾的,这些日子,她跟着牙婆看了好些个宅院,已经初步定下。
钱庄也是可以借贷的,不过利息高的离谱,眼见着儿子马上也要办亲事,她也不想耽误。
“三嫂,我这有一千两,你先拿去用吧。”
锦裕媳妇是个老实人,房子看好之后,她在家里算过,跟自家男人也商量了,其实差的也没那么多。
当然,她也不可能因为人家有钱就狮子大开口,一下借好多,拖着不还,这就太没道德。
他们两口子已经计算好了银钱缺口,差不多借两家也就够了。
一家借个一千两,她出来前,就把自家夫君亲手写的借条带来。
沈初二话不说就进去拿银钱,这让她很感动。
“弟妹,这借条你收着,你放心,我们一定会还的。“
银钱到手,锦裕媳妇急急忙忙的从怀里掏出借条,放到一旁的桌子上。
“三嫂,这个就不用了,我相信你们。”
钱这东西都不是大风刮来的,但人也没狮子大开口,都是亲戚,沈初不会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