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偏偏是他被老东山王妃看中。
原因倒是很简单,觉得他没脑子、性子急、容易控制。于是在东山王妃的帮助下,司马烨成功上位,成了新的东山王。
司马烨是养蛊一样长大的孩子,看似娇横暴虐,实则内心强烈缺乏安全感。老东山王在世的时候,他每一天都过得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生怕和那两个兄弟一样,死得不明不白。
等他终于积存好力量,羽翼丰满,便起兵掀翻了压在头上的老王妃。
他以为就此摆脱桎梏,殊不知一切的祸端早在多年以前便已经埋下,在他最志得意满的时候予以当头一击,直接将他打回到泥泞中。
一个男人,若是不能让女子怀有身孕,不能孕育自己的子息……
司马烨的报复犹如雷霆,他恨透了这些盘踞各处的世家。明明天下是司马家的天下,凭什么这些外人要来指手画脚,甚至戕害他们姓司马的人,说杀就杀,如同牛羊牲畜!
若有一日……他定要杀光这天下的世家!杀光这些吸血的蛆虫,践踏他们的尊荣,断绝他们的传承,要他们也如猪狗一般在泥泞中挣扎绝望!
开国太祖做不到的,便由他司马烨来做!
那一夜,东山王属地便如今日的鼎丰城,血流成河,千家绝户。
可这样一场血腥变故,对外瞒得严严实实,第二日司马烨照常穿衣吃饭,半点都看不出他曾在几个时辰前,下令灭门了自己的嫡母一族。
这些事,贺岳景平等人自然也是不知道的。
那时候皇室嫡脉还没断绝,没人在意一个藩王,自然也就不清楚司马烨看似暴躁的外表下藏着多么狠厉的手段。
现在知道,也晚了。
第265章
隆成帝驾崩之后的第三年,注定是个动荡的年份。
这一年,在旧京登基的司马良弃城避走南召城,却在白龙山脚下被胡部左谷蠡王俘虏,进而斩头示众,连带着一并被杀的还有随他一起逃跑的大小世家。
先正明统帝麾下虞、解二族,虽然在离开旧京之后选择固守祖地,然而一族一家难以同来势汹汹的胡骑大军抗衡,两家力战而死,族人殉难者过九成。
之后没几日,东边的光统帝派大将图元安率五万东山军进攻阊洲,与守城胡骑大战三日夜,终于将冶铁重镇阊洲收复。
只是收复回来的,是个破破烂烂的阊洲。盘踞在阊洲的胡人眼见守城无望,凶性大发之下索性一把火烧了城池,将龙泉剑坊中的匠人全数砍死。
图元安收复阊洲之后,马不停蹄又赶往衡寿城。大军才走了一半,他就听到世家豪强联合进逼鼎丰城消息,连忙挥师东进驰援。
从天亮到日落,在鼎丰城的世家子弟全数被屠戮殆尽。各家家主倒是活得更久一些,也不过过了一晚上,亲眼见证了族人一个个走向死亡,最后在惨烈的折磨中咽下最后一口气。
即便如此,光统帝司马烨似乎犹不解气。
他命人将各家族长的头砍下来挂在城门外,尸体扔去乱葬岗不许人收捡,着实激怒了各家族人。
_769
仙匀、壑阳、屏铄、阐宁,各地的豪强世族纷纷联合起来,有钱出钱有人出人,竟然也纠集出一支不少的人马,气势汹汹杀去鼎丰城找光统帝讨说法。
司马烨原本就是想发难,哪里还会怕这种威胁,索性把几家都宣为反贼,据鼎丰城开战。
只是他虽然之前做了准备,却还是低估了世家在光统一朝满根错节的力量。东山军一系的军兵将士被他牢牢掌握,但支持朝中运作的文官却全部出身世家。他砍了一朝的脑袋,原本还算能够稳定运行的行政结构彻底崩塌,便只能倚仗自己亲手养出的武官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