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1 / 1)

从十二岁开始,宋绣时常出席闺阁小姐私下的诗会、文鉴会、赏花会等等活动。

府城富贵人家的少爷小姐,不能说都认识宋绣,但见过她的大有人在。

宋绣自己也很清楚。

这会儿才没敢提跟秦明松去府城。

若不然,以她那脾气,绝不会这么安分……

老刘氏转头看向秦老大。

正想让秦老大送秦明松去府城。

李氏率先温温柔柔的开口:“相公,您今日辛苦了,累了吧,早些回房歇息。”

“好咧,我这就去。”

秦老大傻乐的站起来离开,还不忘记带走宋锦送他的一罐子茶叶。

这堵得老刘氏胸口一股郁气翻腾。

不孝子!

生来就是为了气她的!

老三一言不发,跟着抓住属于自己的那罐茶叶飞快溜了。

大晚上的,谁爱去送人。

最后这趟辛苦的差事,落到了秦老二的身上。

谁让他跑得最慢?

没有人察觉,秦明松眼底腾起了一股阴霾之色。

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在这个家不受待见了?

再粗心大意,今日秦明松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

回想起以前,并没有异常。

在外求学就够他累的了,因此很少会将精力花费在家里。难得在家的时候,也是到父母面前尽孝……

第18章 得罪月老的男人

秦明松离家去书院。

留在家中的秦驰就成了显眼包。

秦老头把他叫去正屋,不外乎是说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话题。

人老成精,岂会看不出今日秦驰对秦明松的不满?

不患寡而患不均。

尤其是老刘氏什么都紧着秦明松,难免对家里人苛刻了一些。当时李氏想送儿子去读书,老刘氏死命反对,说家里供不起第二个读书人。

秦老头也没办法。

凭他的手艺,确实供不了。

秦驰去读书,花销全由秦老大和李氏承担,不花家里一文钱。

等秦驰长大一些,便自己学会制徽墨,时常补贴家中几个小的。二郎和三郎能去就近的私塾启蒙,也是秦驰出钱出力。

有了秦驰的对比。

越发显得秦明松的自私。

只为了他自己,从不管家人死活。

三兄弟没有说什么,也是碍于孝道和亲情。

但人心有杆称,谁轻谁重,心里清楚。

接下来一连数日。

宋绣安分守己,老刘氏也没有作妖。

宋锦期间又去了一趟县里。

得知金玲等人已经按照宋锦吩咐的,分别去接触宋家以前合作的药农。

这些药农分布徽州六县。

以歙县、绩溪县、休宁县和祁门县居多,只有两个是在黟县的。大多数是几代人给宋家做事。

有少数是宋家新近培养出来的。

有药商在宋家出事后,开始频频接触他们,想趁机瓜分宋家遗留的产业。唯独这些药农有些认死理,说今年与老东家约定收药的日期未到,他们不会换人卖的。

等没有人上门收药再说。

名单上的人家,只有五家不想收下节礼。原因是他们以为宋家出事,不会再要草药,便答应给了别人。

上门送节礼的,是金玲的儿子周蔚。

周蔚并没有翻脸,依旧笑着将节礼放下,说这是主家送的节礼,他作为跑腿的,没有资格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