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1 / 2)

“崔家把自己摘了出去,可是还有一个关于崔家的疑点,”宋襄颐笑容冷漠,“为什么只要听见崔家的名声,他们就敢做出这种事情。”

“崔家现在并未给出一个明确的解释。”宋襄颐自然而然的牵住姜茯桐的手。

“宋少卿,”姜茯桐想到张玢臣此人,“有个人,倒是可以用一用。”

说起来姜茯桐说着要抛出张玢臣这个饵,却一直不知道找个什么时候,现在她觉得给崔家加点火候也不错。

【作者有话要说】

崔家做两门生意,一门是科举,一门是私底下倒卖生意。

面具人以为于甄拉沈郎君(宋襄颐的假身份)做的是崔家的私底下的生意,但是实际上于甄胆子大,拉的沈郎君做的是于甄和面具人有关系的矿脉生意。

因为面具人以为掌握一切,并且认为于甄不敢欺瞒他(而且他不直接管于甄的矿脉生意,),于甄却以为他已经告诉过面具人,并且面具人没有表态。

所以,两个人存在信息差,就是关于沈郎君现在掺和做的生意。

第69章 宋父回信

董圆案的风波在有心人的掩饰之下很快消弭于人耳中。

茶楼里的说书先生讲起了最近热热闹闹的话本, 听得人欲罢不能。

张玢臣坐在姜茯桐对面,有些蔫耷耷的。

最近张玢臣兴致都不高,姜茯桐可以明显看到他的面色, 最近就连去马球场的次数都少了。

“秦娘子,”张玢臣唉声叹气的,“真无聊。”

“邻岁县待腻了, 就换个地方走走, ”姜茯桐温声细语, “你不是来查账的吗, 时间差不多了,不打算换个地方吗?”

“我也想啊!”张玢臣挠挠头,声音大了几分, 然后想到什么噤了声。

张玢臣的护卫直视前方, 仿佛什么也没听。

“再待一阵儿吧。”张玢臣笑笑。

姜茯桐闻言笑而不语。

在张玢臣走的时候,一张小纸条落入张玢臣的袖口。

张玢臣神色隐隐有些激动,头没看向那个护卫。

待张玢臣终于能找个空挡的时候,悄悄打开了那个纸条。

“我已经托人向端仪城的那几位考官求救, 望张郎君忍耐一些时日。”

沉默地看向小纸条,张玢臣突然勾起唇角, 笑意深长。

姜茯桐直接传给张玢臣这个纸条并不全是暴露一些什么。

她只是合理利用自己秦娘子的这个身份。

当初她来邻岁县开酒楼, 和崔长中他们接触是必不可少的, 在接触过程中也就知道崔长中和邻岁县的冯县令关系密切也不奇怪。

所以当张玢臣可能是受到崔长中的牵制的时候, 姜茯桐并未向冯县令求救也就有了正当理由。

她怀疑崔长中和冯县令是一伙的。

至于端仪城的那些考官, 经历董圆案子已经能够隐隐约约猜出来又能够做主的人, 秦娘子选择向考官们求救也无可厚非。

姜茯桐毕竟还要给自己身份打掩护, 不能轻易被别人发现, 经过以上理由, 倒是能说得过去。

或许,这也正符合张玢臣的想法。

为此,姜茯桐还原了向考官队伍求救的流程。

那位年长考官有时候会出门,姜茯桐找了兰絮出门在不经意间碰到了这位年长考官,并且在道歉过程中将信息递给了年长考官。

一切有迹可循。

于是乎,这位年长考官很自然的将信息交给处理董圆案子的宋襄颐,这也就不奇怪了。

就在崔家处理了董圆案子的时候,以为能歇口气,不料被田腾死死咬了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