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她还想提最后一个条件:“我想多留石青几年,留到十八岁再出嫁。”
十八岁在后世也算成年了,生育风险明显降低。
除去生死,都是小事。
胤礽以为石静无中生有挑曹家的毛病,是舍不得石青太早嫁去别人家做媳妇。毕竟女孩子出嫁之前尊贵,嫁了人总要吃些苦头。
他笑道:“这个好说,皇上只想让石家嫁一个女儿去曹家,将曹家提前绑在我身上,保住曹家几代人的富贵。至于石家嫁哪个女儿,多大出嫁,便是石家和曹家两家的事了。”
皇上没时间管。
过了万寿节,康熙问梁九功:“曹家与石家的亲事怎么样了?”
梁九功一直派人盯着呢,闻言笑道:“两家商议在重阳节前订亲。石家说姑娘还小,想多留几年,曹家没有异议,也说想等曹家二郎中了举人再娶妻。”
“定下来就好。”康熙目的达到,并不关注细节。
但他很感慨太子对这件事的态度,闲聊似的问梁九功:“你说太子是不是太敏感了一些?”
尽管皇上语气平和,梁九功也不敢接这个话茬:“太子爱重太子妃,石家毕竟是太子妃的娘家,太子总要慎重些。”
其实康熙对太子的表现非常满意。太子这样做,既满足了他对曹家的私心,又没有触碰到皇权,分寸拿捏得刚刚好。
他刚才不过是想感慨一下,见梁九功不敢接话,倒也没有追究。
万寿节之后,康熙终于腾出手论功行赏,册封诸皇子。
现实与历史的时间线大致重合,结果却不一样。
历史上的这个时候,经历过承德侍疾事件、金鸡纳霜事件和奉先殿拜褥事件,以及后来的二征噶尔丹太子监国,康熙皇帝对太子胤礽忌惮更深,不得不大封诸皇子,借以打压太子党的势力。
而在这个世界,册封诸皇子并没有针对太子的意思。主要是成年皇子太多,且很多
人娶妻生子,而下一个梯队的小阿哥们也到了离开后宫的年龄,阿哥所挤不下了。
等诸皇子有了爵位,皇上也好提出宫建府的事。
况且几件大差事办下来,有些成年皇子表现确实亮眼,合该奖赏。有了爵位,也方便他们办差。
历史上,第一次大封皇子主要与军功有关,封大阿哥胤褆为多罗直郡王,封三阿哥胤祉为多罗诚郡王,封皇四子胤禛、皇五子胤祺、皇七子胤佑和皇八子胤禩为多罗贝勒。
大阿哥和三阿哥初封便是郡王,一个比太子大两岁,一个小三岁,扶植的意思不要太明显。
第二梯队的多罗贝勒,也只比多罗郡王低一格,很有些前浪不给力会被后浪随时拍死在沙滩上的感觉。
养儿子就像养蛊。
可在这个世界,大阿哥没有第二次上战场立功的机会,又因为屡次办差不力,被皇上厌弃,没有封爵。
本人也消沉得厉害。
接连丧妻丧母之后,似乎也丧失了明党的支持,听说精神都出了问题。
整日闭门不出,谁也不见。
三阿哥、五阿哥和七阿哥在二次围剿噶尔丹的战场上立下军功,被封为多罗贝勒。
四阿哥和八阿哥因追缴国库欠款有功,封固山贝子。
贝勒、贝子与太子之间差了好几格,都不会对太子产生任何威胁。
且三个多罗贝勒,三阿哥从始至终都是太子的小跟班,不管是历史中还是在这个世界,五阿哥和七阿哥在历史中是中立派,如今也倒向太子这边。
五阿哥最宠爱的妾室刘佳氏,如今已经是侧福晋了。她生产时曾得过石静的救治,有事没事就在五阿哥耳边吹枕头风,让五阿哥多亲近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