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1 / 2)

两边互相攻讦,明枪暗箭,势力此消彼长那是制衡,是皇上想要的结果。若太子和大阿哥赤膊上阵,扭打作一团,便是兄弟阋墙,违背了皇上对皇子们兄友弟恭的要求。

谁也落不到好去。

好比一废太子时,大阿哥可以在皇上面前告太子的状,说太子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在巡幸塞外的路上,走一路告一路,皇上都没听烦。

不但没烦,还都相信了。

这便是制衡。

可等大阿哥找到皇上,表示不用皇上动手,自己可以代为除掉太子的时候,皇上就想将他一巴掌拍死了。

最后的结局也是如此,大阿哥被圈禁至死。

两边势力的制衡,随便招呼,牺牲别人可以,但兄弟之间赤膊上阵不行。

大阿哥纠缠自己,太子记在心里,找人揪大阿哥的羽毛便好,却不能自己上场动他本人。

胤褆被打了,怎能平白吃亏,见石静抱住胤礽,挥拳反击。

石静抱住胤礽的腰,眼睛一直盯着胤褆的反应,见他果然挥拳,胤礽却傻站着不躲,忙用尽全身力气推了他一下。

拳风扫过,擦到了胤礽的下巴,顿时红肿起来。

这点伤满够了,见胤褆再次挥拳,而胤礽还是傻站着不动,石静急急喊了一声李德福。

说时迟那时快,太子走出来的时候谁也没想到会动手,更没想到大阿哥被打了还敢还手。

李德福跟在太子身后都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太子脸上已然挂了彩。这会儿听见太子妃喊他,想都没想闪身挡在了太子面前,鼻梁上结结实实挨了大阿哥一拳。

当时就见了血。

毓庆宫的侍卫听见这一声,很快赶到,

将太子和太子妃团团护住。

大阿哥看了一眼对面下巴红肿的太子,和口鼻流血的毓庆宫首领太监李德福,顿觉不妙。

太子先动手是太子不对,可他反击打伤太子,和太子身边的人,形势瞬间倒转。

他从前一直忍让太子,为什么今天还了手?

大约是太子的出现,截断了掌珠的回答,让他血气上涌。

那个问题在他心里盘桓了整整七年,好不容易找到机会问了出来,马上要得到答案,忽然被人搅黄。

这七年,他一遍一遍地问自己,如果早点知晓掌珠的心意,他敢不敢与太子相争?

如果他争取了,结局会不会变得不一样?

他回答不了,因为他只听到了掌珠说对太子无意,却不知道她对谁有意。

当年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只有他们三个人,掌珠对太子无意,又会对谁有意呢?

答案呼之欲出。

掌珠敢说出来,他就敢与太子争。

两个人早已婚嫁又如何,先帝的董鄂皇贵妃是怎么来的,不仅是他,整个宗室都知道。

先帝能抢弟媳,他为什么不行?

不过是成王败寇罢了。

真把话说开,没准儿他还能得到掌珠的暗中支持呢。

等他得偿所愿,不会学先帝让心爱的女人委身做妾,他要光明正大地迎娶,让掌珠做皇后。

至于掌珠婚后对他的态度转变,大阿哥单方面理解为对太子的顾忌,和应有的避嫌,甚至是暗中给他的保护。

他与掌珠之间,只差一层窗户纸没有捅破。一旦捅破便是两情相悦,偏偏太子这时候跑出来搞破坏,还敢动手打他,怎能不让人恼恨!

于是在还手的时候,他又找到了掌珠钟意自己的证据。

太子打他的时候,掌珠没反应过来,却在他还手之前,抱住了太子的腰,限制了太子的行动。

不然以太子的身手,多半能躲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