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过往经历,灵魂深处深深印上了“憎恶官僚”的烙印。
哪怕他自己已经是最大的官了,但他还是会不由自主用憎恨、排斥的态度去面对他那些大臣们。
“五郎。”窦皇后试着去劝:“你可还记得‘模棱两可’的典故?”
――梁武帝时期,重用酷吏,使得君不信臣,臣不信君,大臣们虽然做事很有能力,也不敢糊弄梁武帝,但是他们养成了一个习惯,但凡有人询问他们问题,绝不正面回答。
若是一件事可以做,就含含糊糊说:感觉可以做,但是又感觉有些不太行,先看看。
若是一件事不可以做,那也不要直接说不行,还得含含糊糊:这么做好像可以,那么做好像也可以,好像不做也可以。我思考一下。
于是,成语“模棱两可”便出世了。
但大臣讲话这么似是而非,长此以往,于国不利。
老皇帝当然知道这个典故,他也知道窦皇后想说什么,但是……
“我需要一把快刀。模棱两可也无妨。”
窦前丞相很谨慎地问:“陛下认为,我能当这把快刀?”
老皇帝摇摇头:“舅兄虽然也狠,但此时已是功成名就,做不了这把快刀。历来酷吏,必是出身默默无闻,一辈子不顺心,愿意为了野心走捷径的人。”
“那……”
“我已经有酷吏人选了,但其第一次落刀,还需舅兄为他掠阵。”
窦前丞相不怎么高兴:“臣这把老骨头确实还能榨出些许油水来。”
――说是掠阵,其实就是帮这把新刀先顶一顶锅,免得刀还没有作用,就先折了。
老皇帝这个时候倒很好说话,随便窦前丞相怎么阴阳怪气。
窦前丞相无奈地拱手:“如此,陛下要给臣什么官职?”